Uploads%2farticles%2f10585%2funknown3123
|
2016-01-31

零库存仍然是童话——硬件产品团队必须掌握的库存管理经验 | 奇享周末活动回顾

当出现库存积压问题时,应采取什么措施缓解?怎样通过销售渠道、供应链管控规避库存风险?能否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库存管理优化,防患于未然?

当产品销售滞缓,出现库存积压问题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通常情况下,硬件创业者应该怎样通过销售渠道、供应链管控来规避库存风险?在「互联网+」不断被提及的时代,硬件创业者能否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库存管理优化,防患于未然?
在 1 月 30 日由 360 智能硬件、深圳湾主办的「奇享周末」活动中,在场嘉宾与创业者们一同探讨和交流了与库存相关的话题。

对于很多硬件创业团队来说,他们在产品市场预判这个环节上缺乏实战经验和可行方法论,多数情况下交给公司的管理者拍板下订单——万一市场预期与实际情况不符,库存积压问题随之而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在场嘉宾给出的一致意见是:及时做好亏损的准备,借助降价的手段做好库存处理方案。

从线上的角度来说,聚划算、唯品会、好享购等特价平台就是库存处理的好地方,而且这些平台有时效性,不会对线下渠道造成过多的冲击。每年的「618」、「双 12」各大电商的动作比较多,也是值得关注和利用的好时机。

如果企业在线下渠道方面有所积累,能以降价的方式通过特殊渠道、行业渠道消化库存,比如说运营商渠道,「四五六级」渠道。传统渠道的广度和深度足够大,合理利用还是能把一些库存消化掉的。

如果自家产品品类偏多,混搭销售也是有效处理库存的手段,用热销产品去带动滞销产品。

另外,市面上还有一些专门回收库存的平台和个人,能够利用自身的关系把产品卖到特定的渠道或者海外市场,虽然他们的回收价格偏低,但总比「报废」要好一些。

对于以内容为驱动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在处理库存方面还可以做得更「极端」一些,甚至做到赠送。以亚马逊的平板为例,除了分阶段以不同的优惠价卖给用户外,还有可能直接赠送给消费额达到一定程度的金牌用户,因为亚马逊能够从内容收费这个环节把亏损拉回来。不过吴伟提到这一途径时也明确指出,这种方式不太适合一般的硬件创业公司。

库存处理表面上看起来就这么几把「刷子」,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费心费力,还有可能收效甚微。有没有一种好的机制把库存的风险降低呢?三位嘉宾分别在互联网、制造生产和销售管理这三个维度给出了自己的经验。

借助互联网无限贴近用户,按需生产

在出任蜂联科技总经理之前,卢东在磊科深耕路由器行业近 12 年,对传统路由器行业非常熟悉。「我们以前做市场预判的时候,会把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拿过来做分析,综合参数、价格、品牌以及以往的出货量来做衡量,最后给出一个大概数值。」但是这样的方式比较粗放,不见得所有的产品都能预判成功,所以也曾经出现过几十万库存积压的情况。


蜂联科技总经理、360 安全路由器总经理卢东

而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产品能够在开发期就进入市场预估环节,通过不断收集用户的反馈来了解产品的实际接受度,并做出调整。在过去的一年里,360 安全路由器一共做了 6 款,其中有 3 款在封闭内测阶段就被淘汰,代价是几百台工程样机。如果按照传统做法的话,必须等到产品上市才知道真正的用户反馈,到时候库存极有可能出现大量积压,而互联网帮助他们大大降低失败产品的库存风险。

当产品顺利迈入「导入期」,需要拿到各大电商平台去开售做验证,分析产品的流量转化率,从而调整生产库存。「比如说这次我有七万预约,这个月实际卖了一万台,那我就结合下次的流量情况,大致估算需要生产的数量。经过反复的操作,就会发现单个产品的实际转化率大概是多少,到了成熟阶段就能更好地把控库存了。」

不过相比传统的做法,卢东表示这样的操作在成本方面会更高一些,但是一旦产品顺利迈入成熟阶段,这些成本自然是能够被覆盖掉的。此外,如果希望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还是需要过硬的根基,那就是他们多年的路由器生产制造经验。因为在这种互联网模式下,他们从备料到生产环节比传统方式缩短了一半的时间,操作起来还是有不小难度的。

研发制造环节的库存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在制造业有着近 20 年行业经验的吴伟指出,在产品研发制造阶段很有可能产生物料库存,创业团队反而容易忽视这个潜在隐患。如果希望降低这个风险,简单总结需要顾及以下几个要点:

  • 产品设计的通用性和延续性;
  • 产品销量预估的准确性;
  • 生产良率的变动性;
  • 原材料的合理选择以及采购提前期的合理规划;
  • 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种种变异,如各类测试未能通过;
  • 市场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错综复杂地糅合在一起,就导致了库存的必然存在。所以在制造行业里,库存的优化管理是企业盈利和持续经营所不可分开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公司的订单虽然很好,但是缺失这方面的管控,最终还是躲不开倒闭关门的地步。」

比如说研发公司为产品设计了一个独特的零件,一旦市场预估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种的零件普遍缺乏通用性,自然会变成库存;又比如说,为了追求某个特性而采用特殊材料,而忽略这种材料在市场的通用性,就极有可能增长采购期,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这些备料又可能变为库存。如果产品在 EVT 阶段没有顺利通过 EMC 测试、信赖测试,之前的备料也会有可能要全部废掉,从而埋下库存隐患。「在产品硬件设计阶段,工程师设计出通用性低的零部件或是选择了非常特殊的材料,大多是由于其经验不足,且公司没有完备的设计数据库所致,并非都是出于实现特殊的功能的目的。」

小虫网创始人吴伟

到了生产阶段,如果采用的工艺不是很成熟,人员在专业方面也有所欠缺,就要注意良率的动态变化。比如说一开始的良率是 30%,那么制造 30 台产品也许需要 100 个特定的器件,甚至更多。但是随着良率不断的提升,备料所需要的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如果前期的备料过多,也会出现库存问题。

所以说,研发生产阶段非常考验工程师们的硬功夫,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需要非常慎重。优秀的合作伙伴是能够帮助降低物料库存量,从而优化成本的。

销售端需要不断调整和反馈,必要时喊停

作为 20 年硬件营销老兵,郝政源从销售的维度分享了自己管理库存的方法。作为销售部门,年初的时候都会制定一个全年计划,里面包括季度计划和月计划甚至周计划,重点要看计划的达成率,并做出及时修正。在销售分解的过程中,要根据地区、时间以及区域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比如说遇到京东的「618」、阿里的「双 12」,销售任务自然会跟平时有所不同;而在不同的地区,除了经济水平因素外,当地的渠道有可能是多层级的,也有可能是扁平的,这里面能够分解的销售任务也是有差别的。

渠道帮创始人郝政源

销售部门要对销售曲线保持高度关注,一个产品到底好不好卖,其实一两个月的时间是可以看出来的。一旦出现滞销的情况,销售部门需要跟生产部门进行反馈,由 PMC 来判断是否需要叫停已下订单。

另外,新出的产品在下单方面需要更为谨慎,尤其要跟踪产品的「实销率」。很多新产品试水量产 3K,市场反应不错,又下单 4K。如果这 4K 马上卖完了,他们极有可能盲目下几十 K 的订单——很多初创企业就困死在第三批订单上。出货量不等于实际销售,当渠道都积压着自家的货物而卖不出去的时候,如果销售部门不能够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下一批订单极有可能就会变为实打实的库存积压,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对于小型创业团队来说,这个风险也许是致命的。

责任编辑:陈凯文

关于奇享周末

「奇享周末」是由 360 智能硬件 & 深圳湾联合出品的系列活动,聚焦智能硬件行业交流,每月第四个周末举办一场,希望通过主题分享、对话等多种形式,带给智能硬件创业者带来干货满满的行业实战经验。

「奇享周末」是一个开放的活动,我们面向公众征集活动主题和分享嘉宾,你可以通过在文末留言,反馈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推荐分享嘉宾,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