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2210%2fbest smart speaker 100748416 orig
|
2018-03-29

从 2018 Q1 早春流行款,我们总结了语音 AI 的 6 大应用场景和未来趋势 | 特稿

迷你、带屏幕音箱、智能耳机、电视等均是语音 AI 存在的一部分物理形态,未来会有更加多样化的形态和场景出现。

在一众科技巨头密集的发布会中,2018 年的第一个季度也步入尾声。

去年,以亚马逊 Echo 为代表的一股语音热潮席卷了全球,令无数人为之高潮;而在这个即将结束的 Q1 中,各个厂商继续加码,将最初的无屏音箱扩展成迷你音箱、带屏音箱、智能电视、智能耳机、车载语音 AI 等多种产品,以更全面、丰富的形式「入侵」我们的生活。

深圳湾(微信 ID:shenzhenware)总结了 2018 Q1 季度中语音 AI 领域的 6 大「早春流行款」,以及其背后代表的语音 AI 的新应用场景和未来趋势。

趋势 #1:迷你智能音箱来袭,抄底价格能否打破千万销量大关?

经历了过去一年里各种「中国版 Echo」的轮番轰炸之后。今年年初以来,国内进行了第二轮智能音箱的布局,瞄准了 mini 版的「类 Echo Dot」产品。

3 月 27 日,小米发布了小爱音箱 mini。该音箱于 4 月 3 日在小米商城和小米之家正式开售,官方售价为 169 元。

小米小爱音箱 mini

3 月初,阿里在天猫商城上线一款迷你智能音箱——天猫精灵 M1,售价为 299 元。除了硬件、外观之外,天猫精灵 M1 在软件、功能层面与上一代的 X1 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天猫精灵 M1

3 月份的 AWE 期间,已于去年发布 Rokid 姊妹产品 Rokid Pebble 的 Rokid 这次针对 B 端市场推出了一款 Mini 智能音箱产品——Rokid Mini(梵星)。该产品售价 399 元,主要用途在于提供全屋智能语音 IoT 解决方案。

今年初,小米生态链企业 Yeelight 推出国内首个支持双语音系统的 Yeelight 语音助手,该音箱同时搭载米家「小爱同学」、微软小冰双语音助手。

Yeelight 语音助手

音频厂商 GGMM 先后推出腾讯叮当版、百度 DuerOS 版的音箱 GGMM E2。该音箱定位于近场语音智能,旨在进入家庭和移动音乐播放市场。

除了上述厂商所推出的产品,灵隆科技、出门问问早在去年已经当了一回先头部队。两者分别于去年 6 月、11 月发布叮咚 TOP(售价 399 元)、Tichome Mini(499 元)。

作为主音箱的补充,Mini 智能音箱往往被用以放置在除客厅以外的卧室、厨房等家庭场景内,起到设备联动、将智能语音服务尽可能覆盖到全屋的作用。

另外,mini 智能音箱也被认为是厂商为推动智能音箱总体销量的一项举措。在国外,由于具备高性价比、入手门槛低等特点,Echo Dot、Google Home Mini 备受消费者青睐,也是在促销季冲量的主力军。

而国内是否能照搬 Echo Dot 的模式突破「千万销量」的大关,我们还需持保留意见。(详细分析,点击查看深圳湾早前报道

趋势 #2:兼具语音、视觉双重交互能力的带屏音箱

作为智能音箱的行业标杆,亚马逊去年还发布了带屏幕的智能音箱 Echo Show、Echo Spot,引发业界热议。而在亚马逊的带动下,智能音箱+屏幕成功成为了一大流行趋势。

首先上阵的依旧是 Google,在今年 1 月份的 CES 期间,Google 发布基于 Google IoT 平台 Android Things 开发的 Smart Display 平台,同时在展位中集中展示了联想、LG、JBL 三款搭载该平台的带屏智能音箱产品。另外 Sony 品牌的相应产品也将在晚些亮相。

Google Smart Display 产品

国内方面,搭载百度 DuerOS 的「小度在家」、灵隆科技的叮咚 Play 也均在 CES 亮相。其中,小度在家于 3 月 26 日正式开卖,售价 599 元,叮咚 Play 尚未上市。

百度小度在家

今年初,数字家圆和腾讯云小微联合发布了共同耗时 7 个月打造的人工智能视频音箱 亲见 M10。

亲见 M10

除此之外,据外媒 CES 期间的报道,Facebook 计划在 5 月 1 日 ~ 2日期间的 Facebook F8 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一款名为 Portal 的视频聊天设备。

相比纯语音交互的智能音箱,带屏智能音箱具备融合视觉交互、为服务提供画面反馈等优势,能一定程度上弥补纯语音交互的不足。而以 Google 的几款带屏产品为例,我们发现,带屏音箱除了增加了一种交互方式,更是平台厂商对自己内容和服务的集成。

另外,因为有摄像头的加持,视频通话、监控等功能也成为产品重要的卖点。

趋势 #3:智能电视,未来能否成为家居中控?

在 3 月份举行的 AWE 上,各大家电厂商也在产品、技术、生态布局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其中,将语音技术融入到电视机、以语音作为人机交互入口实现多场景、多设备的联动成为一大热点。(点击查看详细报道)

电视方面,国外的索尼、LG、三星、飞利浦、夏普,国内的 TCL、创维、海信、康佳等厂商均推出搭载语音、云平台的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作为语音智能落地的一个典型产品,一方面是传统家电厂商进行产品智能化升级需求,另一方面,智能电视作为「客厅经济」中的核心代表产品,占据客厅场景最大的流量入口,特别就国内而言,电视在家庭中的普及率远高于音箱,也有望成为联动各个智能家居设备的「中控」入口。

趋势 #4:智能耳机,语音 AI 向移动化、个人化的发展

在 CES 期间,语音智能赋能移动场景,尤其是智能耳机也成为一大趋势,而这次起到带头作用的主要是苹果 AirPods。

作为成为智能化终端和 AI 能力出口的第一步,更多耳机产品加入了或即将加入对 Alexa、Google Assistant 等智能语音助手的支持;同时,翻译、运动(计步、语音教练)等额外功能让耳机不再单单是局限于「播放声音」的设备。

在 CES 期间,索尼、索尼、森海塞尔、AKG、JVC、Jabra 等主流耳机品牌以及世界各地的耳机创业团队(Anker 旗下子品牌 ZOLO、crazybaby、Yevo Labs)等均带来相应的产品。

CES 上索尼发布的耳机新品

紧接着,1 月 19 日,出门问问推出可触控无线智能耳机——小问耳机 TicPods Free。

小问耳机 TicPods Free

另外在去年下半年到年底期间,Google(Pixel Buds)、韩国知名社交品牌 LINE、科大讯飞(与咪咕)、1MORE(与咕咚、腾讯叮当 )、Vinci(与百度 DuerOS)等厂商也均分别就自身或者与技术厂商推出智能耳机。(点击查看智能耳机三年全盘点

与智能音箱相比,智能耳机背后隐藏的,其实不仅仅是「用 AI 赋能耳机」这样简单的逻辑,而是 AI 服务和能力向移动化、个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而耳机这一种随身随时随地使用的产品形态,最终催生的将是适合全场景的高度泛用型的 AI。

趋势 #5:从智能音箱时代开始被重视起来的语音助手,再次回归到智能手机

2014 年,乔布斯发布整合 Siri 语音助手的 iPhone 4S,首次引起业界对语音智能的注意。但因识别、操作起来远不如触控等原因,语音智能在手机上犹如鸡肋般的存在。

而随着智能音箱的普及,手机上亿级的体量拥有的想象力是所有厂商都无法忽视的,语音 AI 回归手机也被提上了日程。

去年,三星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助手 Bixby 就是以上线 Galaxy S8/8+、Note 8 的方式首次亮相,其深入应用内、多模态交互方式给人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三星 Bixby

由小米最近发布的小米 MIX 2S,就是搭载了米家的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的首款智能手机。

小米小爱同学

继去年搭载 Alexa 的海外版 Mate 9 之后,华为最近发布的 Mate 20 基于 Android 8.1 并深度集成 Google Assistant……

趋势 #6:从汽车前装到汽车配件

车载语音智能方面,宝马、大众、奥迪等部分汽车厂商已与 Alexa、Google Assistant 合作,将语音嵌入汽车中控系统或者是手机 App 的形式为车辆添加语音功能。国内 BAT 等厂商也相继为汽车场景定制了语音 AI 的服务。

此外,汽车配件厂商将语音 AI 加入到旗下产品中,以另一种方式将语音服务带到车载场景。

去年底,导航仪知名厂商 Garmin 推出内置 Alexa 的 Garmin Speak 车载导航仪。今年 CES 期间,Anker 推出搭载 Alexa 的智能车载充电器 Roav Viva。类似的 Alexa 车载配件还有 Logitech 的 ZeroTouch 以及 Muse。国内方面,出门问问于 2016 年就推出了基于语音交互的问问魔镜 Ticmirror 和问问魔眼 Ticeye。

总的来说,相对汽车前装,车载配件是一种成本较低、轻量的方案。

小结

近两年来,由于语音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亚马逊、Google 等厂商积极推动技术在商业落地的情况下,语音 AI 各方面的潜力正在逐步被挖掘出来。

无论是在手机、平板、PC、智能音箱,还是在家电、车载、可穿戴等产品,语音智能均起到赋能产品实现智能化升级、新增语音交互模式等作用。另外,伴随 AI、内容的支持,语音智能也成为用户日常消费的一种的新形式。

以上提到的 mini/带屏幕智能音箱、智能耳机、电视等均是语音智能存在的一部分物理形态。随着时间和技术的推移和发展,语音智能的载体、表现形式也将发生变化,如 AI 视觉的加入等。

而眼下最重要的课题是,根据产品形态及其应用场景,做好语音交互、服务的垂直打磨,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