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马逊的仓储机器人说起:仓库自动化成近年热门收购项目
电商「明争」背后的「暗斗」——物流仓储的自动化之争
归根结底,比的还是用户体验
当你在网购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产品质量是否有保证?价格是否划算?售后服务?还是多久能拿到辛苦淘来的宝贝?
除了送到手的货本身,物流的速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购物体验。物流速度的提高,不只是增加仓库搬运工、快递员人手那么简单,电商在幕后的布局常常是普通消费者所难以察觉到的。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占得一席之地,互联网电商们打起了一场无硝烟的自动化仓库之争——比如,京东和天猫。
京东自建仓库物流系统——「亚洲一号」
上月,京东官方公布了其未来「全自动化无人仓库」的概念视频,并表示在 1 年内推出送货无人机,2 年内建立无人仓库,10 年内实现无人车送快递:
当然,概念终究只是个概念,目前京东仓库的自动化程度还没达到视频中所示的效果。京东于去年双十一前夕曝出了其上海仓库——「亚洲一号」的内部全景视频。
「亚洲一号」从 2014 年开始正式投入使用,其软件部分的仓库管理、控制、配送信息系统均由京东自主研发。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这五地的仓库共同组成了「亚洲一号」物流配送系统,其中作为京东旗舰工程的上海「亚洲一号」基地已向第三方商家提供仓储服务。
「亚洲一号」中 99% 的操作已实现自动化,部分硬件采用欧洲进口的自动分拣机、堆垛机。
自动分拣机的分拣处理能力超过 20000 件/小时,准确达 99.99%
·自动分拣机
堆垛机是自动化仓库中的核心设备,高达 24 米,利用托盘进行货物的存取以及补充,运行速度可达 180 米/分钟
·堆垛机
另外,自动运输机可实现货物的自动出、入库,立体仓库内的拣货运输系统能实现拣货后的自动运输以及自动补货。
除了自动化部分,「亚洲一号」仓库内的货物卸载、运输入库、出库货物的分拣、扫描、分装等还需人工参与。
不过,这仅仅是京东去年公布出视频反映的信息,根据「全自动化无人仓」的目标,京东的仓储系统在这一年间可能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阿里投资并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
看着京东一系列的动作和消息,作为竞争对手之一的天猫也不甘落后,前不久就以内部实景视频的方式展示了仓库的高科技。
比起京东的「亚洲一号」,天猫仓库在出货环节中的自动化程度显得更胜一筹,工作人员手动将标签(涵盖整套订单系统的信息)贴在纸箱上,除了装货入箱之外,后续的其他程序(传送、扫描)基本上依靠自动化完成。
依靠 WMS 仓储系统和 S 型的拣货路线,可自动配齐订单上的货物。
在封箱环节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确保货物能与订单信息相匹配。
之后在货物的配送过程中,可通过 TMS/DSS 运输系统对货物进行实时跟踪。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他们的杀手锏—— Geek+ 运货机器人:
与亚马逊的 Kiva 机器人相似,Geek+ 的外表呈矮圆柱形,同样担任货物运输者的角色:接到订单后,Geek+ 与 WMS 、ERP 系统进行对接,并规划好最佳的取货路线,通过其底部配置的摄像头扫描地面上的点阵式二维码地标进行导航,到达货物存放的地点,再由工作人员将货物安放在其所承载的货架上。
Geek+ 内置 24 安时的锂电池,在电量不充足的情况下,还能自行充电(5 分钟即可充满,充满后可运行 1 小时)。
Geek+ 的运行速度为 1.5 m/s,最大载荷量为 500 kg (Kiva 的载荷量约为 340 kg),内置了具有避障和无线通信功能的传感器。与高度为 40 cm 的 Kiva 相比,Geek+ 的高度仅为 27 cm,运行时更加稳定。
与京东自建物流系统不同,天猫的物流采用第三方——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服务。菜鸟网络科技负责各个物流资源的协调以及全国的仓储部署,阿里占有该公司最大的股份。
电商比拼的背后:物流自动化的多元发展
无论是京东自建物流体系,还是天猫采用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在如火如荼的电商大战背后,用户体验中的物流环节已逐渐成为各大电商的竞争筹码。
二者采用的物流系统均具有开放性,随着国内外各个自动化、物流机器人公司、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发展,像亚马逊的 Kiva 这样大型电商、物流公司垄断仓储机器人技术的局面将逐渐被打破,如瑞士的 Swisslog、印度的 GreyOrange、美国的 Fetch Robotics、中国的新松物流机器人等,都使得这个领域呈现出日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让人惊叹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