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0871%2f153856ewyap5fawsau8tvx 0 0 560 w 0
|
2016-05-24

科技老将应走出黑洞,化经验为转型创新的资产

即使经验再丰富,老一辈的业界成功者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化经验为转型创新的资产。

「黑洞」在这里的意思,是形容一段「吸收不到新的科技知识,跟高科技的发展几乎完全绝缘」的时期。

我的 35 年专业经理人生涯当中,也曾经有过两段黑洞时期;本文就来聊聊这两个时期、它们对我的影响、以及带给我对于台湾科技业发展的感悟。

两个黑洞时期

第一个黑洞是服务于中国惠普的六年。1992 年 1 月,我从美国加州总部派驻到北京担任中国惠普第三任总裁,直到 1997 年 10 月底离开惠普才搬离居住了六年的北京;其后加入美国德州仪器担任亚洲区总裁,搬到美国德州达拉斯。

在这六年期间,正是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后的积极建设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办法接触到外国杂志和报纸,我只能全心投入中国惠普的体制改革和业务扩展。

虽然这六年对于我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领导力养成有重大的影响、也是人生涯当中特别值得怀念的时期,但却是我和高科技演进失联的六年。

第二个黑洞时期,是 2007 年 7 月离开德州仪器加入鸿海富士康公司,长驻大陆五年,直到 2012 年 7 月从鸿海退休。

有得有失

这五年当中,我全心投入在工厂的生产线上,甚少接触外部和业界。说来有趣,在惠普和德州仪器服务的三十年,我上班从来没有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的;但是在鸿海的这五年当中,我上班完全不穿西装,只穿和工厂作业员一样的工作服。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生产制造和工厂管理。对于外界高科技的发展几乎完全没有时间去接触。

我在鸿海服务过四个事业群,做过许多产品:连接器线缆、PCB(印刷电路板)、平板电脑、手机产品的生产制造我都接触过。在制程方面,从开模具、机构件和外观件的生产和组装、SMT 生产线,到整机组装测试,我都卷起袖子亲自上生产线管理过;我打算把一个「全能 CEO」所必须具备的生产制造学分全部修完,也的确完成了。

人生就是这样公平,有得必有失。在第一个黑洞时期里,我未能注意到软件行业的高速发展,所以在离开惠普的时候,选择加入半导体产业的德州仪器,完全没有考虑软件产业;第二个黑洞时期里,虽然注意到了,但完全没有深入了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重启自己

在我退休以后,感觉到外面的世界非常宽广,许多新的领域我都不了解。于是从 2013 年初,我开始接触从事智慧型硬件开发的新创团队,也开始接触到许多互联网应用创业团队;并且在这些年轻创业团队来向我请教时,以 35 年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的经验,给予他们一些建议。

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觉自己犯了几个很明显的错误:对于这几个团队,当时的建议并没有实质帮助,而且甚至可能会误导他们。

我发现,自己和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和最新科技应该是脱节了;而造成这种脱节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二个五年黑洞时期。

我深刻体会到,如果不去了解这些年轻创业者的语言、不够了解他们使用的新科技,就贸然尝试去帮助他们,那么我的跨国公司 35 年经验会变成「负债」,而不是「资产」。

我只有充分了解年轻人的语言、新的科技、新的商业模式、经验才能发挥价值,从「负债」转变成宝贵的「资产」。

走向新学习旅程,一步一个脚印

初探走访

首先,我需要深入了解创客的生态环境。于是我拜访了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上海的新车间、北京中关村的创客空间,也拜访了号称中国创客的两大军火库:深圳的 Seeed Studio 和在上海的 DFRobot;并且亲自去美国加州和德州,走访当地著名的创客空间、以及旧金山享有盛名的制造空间 Techshop。

在硅谷的 Mountain View 市,我还拜访了两个有名的创客创业企业:Double Robotics 和 Boosted Boards,让我对美国创客创业的生态和生意模式有了深刻了解(各位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我在 Facebook 上分享过的文章)。

他流露出疑惑眼神,看着号称 35 年资历的笔者,竟不知如何是好。

回顾 2013 年第一次拜访 Seeed Studio,和「柴火空间」的创办人潘昊见面时,曾经问了许多事后自己也觉得可笑的问题,例如:什么是创客?什么是 IoT?什么是 Arduino?什么是 Home-brewed IoT?

未满 30 岁的创客代表性人物潘昊,当下流露出疑惑的眼神,看着号称有 35 年跨国企业高阶主管资历的我,竟有些不知如何回答的好。于是他很委婉的建议我,先去买一本 Chris Anderson 写的书「Maker」,大陆翻译为「创客」。我非常听话的,立刻从网上订购了这本书,并且仔细的把它读完了。

潜水观察

我所做的第二件事是学习「90 后」的语言。首先是请刚认识的年轻朋友把我加入到几个硬件创业的微信群里去「潜水」。刚开始的时候,看着几百人微信群的聊天,真是痛苦;因为有 80% 以上的语言是我完全不懂的,只好一个一个的去请教我这些新朋友。逐渐懂得了「楼上」、「嘚瑟」、「飘过」、「捡肥皂」、「拉黑」、「碉堡」等新世代用语的意思。

更痛苦的是,我非常不习惯微信群里面聊天的方式。在一个群里面可以有三、四组人,同时穿插在聊不同的话题。于是我必须反复的爬楼,在一长串的洗版对话中找到对应的谈话内容,才能了解他们这几组人到底分别在谈些什么。

在潜水一段时间以后,虽然我对他们的语言和聊天内容比较清楚了,可是要深入了解他们创业的项目、产品、和生意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开始做第三件事:想办法认识更多的年轻创业者,然后透过微信联系登门拜访。

广交创客、个别拜访

抽水当时在网络媒体「雷锋网」当编辑,他帮我邀请在深圳创业的创客们,来参加我为他们特别举办的演讲。第一次,我担心他们不理解我这 IT 时代的人对他们有什么价值,为了提高吸引力,我还主动加料自掏腰包在演讲之后请他们吃饭,倒也好不容易来了将近 30 人。

对方停顿了十几分钟,然后简单地回了两个字「骗子!」

几次活动以后,再加上我在潜水的微信群组里加的朋友,我在微信上的群友也有了数百人之谱。我开始主动使用微信,联系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年轻创业伙伴、约个时间登门拜访,了解他们创业的内容。

每次拜访时,我都详细的询问他们的产品、技术、以及商业计划,并且做笔记详尽的记录下来。这对我自己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过程当中,也有啼笑皆非的情况发生。微信联系时,免不了要自我介绍,于是我很诚实的介绍自己 35 年跨国企业的经历和职务。有几次,对方停顿了十几分钟没有回复,然后简单地回我两个字「骗子!」,然后把我拉黑。

义务辅导

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了解了年轻创客的语言、他们的技术与产品、他们创业的心态和苦闷、以及他们所遭遇的困难和无助。于是我开始一对一的创业辅导。只要透过深圳湾网站上的预约系统完成申请的创业团队,我都给予 90 分钟面对面的创业辅导。

从 2014 年 8 月起,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已经辅导超过四百多个团队了;我既不收费、也不投资,只秉持着做义工的心态来辅导他们。许多朋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还要自掏腰包来辅导团队?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我给予这些创业团队的,远不如我从他们身上学习的多。在每一次创业团队辅导当中,我都学到了一个真实的创业案例,这是在任何 MBA 课程学不到的。

面对每一个辅导团队,都好像是面对一场考试一样。除了事前的准备之外,在短短的 90 分钟里,我要回答创业团队的各种问题、指出他们可能碰到的陷阱和风险、纠正他们的错误、指导他们思考的方向、并建议适合他们的策略。

每次辅导结束之后,看着他们感激的眼神,我心中就充满了助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这四百多个创业辅导里,大部分的创业团队来自深圳,也有来自大陆其他城市,少部分来自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美国;自从我开始在台北辅导台湾的创业团队之后,台湾的团队数量也在增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许多来自外地的团队,都是透过口碑相传得知,然后自掏腰包飞到深圳和台北,只为接受我 90 分钟的辅导。

经验是资产、还是包袱?

马云来台湾访问,曾经说过令台湾高科技业界脸红的话。他说在大陆谈创新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可是他每次来台湾,跟他谈创新的都是六十几岁的科技大佬。调侃之中,不难看出几分不以为然的意味。

创新的问题不在年纪,在于掌握决策权和资源的大佬们是否和年轻人脱节。

经验是资产还是包袱?谈创新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认为,台湾创新发展的问题不在年纪,在于掌握决策权和资源的政府官员和科技大老们,是否已经和年轻人以及高科技最尖端的浪潮脱节了。因为权力和成功是造成黑洞的另外一个原因。

我的 T&F 创客创业社群里有 10,000 多个微信朋友,还有 8,000 个 Facebook 朋友,其中九成以上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光是线上交朋友是没办法深入的,所以我还举行许多线下专题讲座、和数百次的辅导。勤奋还是有用的,我了解年轻创业者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心态,也了解他们创业项目的内容和商业模式。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马云在阿里巴巴成功之后生活圈子改变了,现在的他肯定没有办法这么「接地气」和第一线的人与环境接触;他对于年轻创业者的想法和行为,也未必比我清楚。

而我 35 年跨国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对硬件产品开发制造的了解,肯定也是从事网络相关行业的人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学到的。有很多经验和智慧是要靠时间积累的,没什么压缩速成的好办法。

创新王道在于软硬结合

互联网属于产品 3.0 的时代,未来的二十年会是物联网和产品 4.0 的时代。届时,软硬结合是王道,硬件将会再度兴起;尤其在产品 4.0 时代,动能产品将会整合智能成为主流。

纯粹的软件和互联网产业,由于「虚拟」特性使然,可以迅速学习、玩弯道超车;反之,硬件的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经验,这些「实体」能力则非常需要时间经验的累积,没有什么捷径。如此看来,只吃软不吃硬的马云如果不及早在 产品 4.0 到来之前走向硬件,可能也会很快丧失他的话语权。

化经验为转型创新的资产

其实,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大佬们真的不必妄自菲薄。马云在属于他的时代成功了,他调侃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反思;但是软硬结合才是创新王道,路还长得很。

台湾大老们,该思考如何脱离来自过去成功的黑洞了。

台湾大老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脱离因为过去的成功而造成的黑洞,赶紧降尊纾贵来和环境对接,亲自了解年轻人的文化、以及现今高科技最前线的发展。

如果做得到,那么年纪不再是劣势。过去这些成功的经验和累积的智慧,将会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资产」;在为自己的企业走出一条全新道路的同时,也把资产贡献出来,协助年轻的创业者。

如果能做到,台湾的经济发展问题何愁没有解决之道?

Uploads%2fusers%2favatar%2f1073139873%2fthumb 2.pic
林亿 2016-05-24 16:57

从文中可以看出,Terry 老师为了解新硬件创业和辅导团队付出了许多努力,实在让人钦佩,这种坚持和毅力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