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0505%2f201511161120496053
|
2016-01-06

Terry 老师给制造业者一剂创造利润的良方:从「节流」、「高效」降低成本

今天谈谈做为一个制造业者,如何在低毛利的大环境中,降低成本以创造利润。

今天谈谈做为一个制造业者,如何在低毛利的大环境中,降低成本以创造利润。

节流提高利润率

创造利润不外乎开源(增加营收)或节流(降低成本);但业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经常打价格战抢订单,净利越来越低。如果产品单价是 1000 元,营业利润率是 1% ,要增加营业利润 100 万元,则要多销售 10 万个产品。所以如果能够降低成本 100 万元,等于直接增加营业利润 100 万元。对于业者而言,降低成本直接转为营业利润( PFO,Profit from Operation ),比起在红海市场里杀价竞争有效而且容易多了;因此,降低成本的诱惑力确实很大。又由于现今的电子制造业已经处于「毛三到四」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不能砍管销、研发费用的前提下,只有想法子降低 COGS( Cost of Goods Sold,制造成本或销货成本)。但是,如果采取不当方法,例如以低价、影响品质或者用户安全的原材料来取代,就会对公司造成伤害;食安问题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提高效率的良方

我们先看看销货成本的构成:变动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费,和损耗)、 固定成本(包含间接人工、折旧、租金、水电气等)。 在电子制造业里,材料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由于电子代工业的供应商大部分需要原厂批准,很难替换。损耗、折旧、直间接人工占剩下的成本比重很大。在这里,我建议以下几个做法,不仅能合法降低成本,而且强筋健骨,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1. 提高良率,降低损耗

 大部分业者都知道,也都在做,但是在制程设计上都还有改善空间。要知道,制程越长、工站越多,直通良率就越低、损耗越大。我在富士康时,亲自巡产线,询问每个制程步骤的必要性,务必做到制程最短。

2. 检讨线平衡 

每一条生产线都是由不同厂商的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的 UPH( Unit Per Hour,每小时产量)都不同,因此生产线每个设备工站务必要设计到有相同的 UPH ,以避免产能浪费、降低设备投资、减少折旧费用。

3. 高稼动率 

做到了线平衡,但是产能稼动率低的话,也是白搭。因此下一步一定要提高产能利用率及贵重设备的稼动率。这个就和报价策略有很大的关系;业者容易犯错的地方是,没有仔细了解损益表,在生意不好、稼动率低的情况下,销货成本增加,报价坚持目标毛利率,价格越高越没有竞争力。这个报价策略挺复杂的,我改天会专门说一说这方面的内容。

4. 产能平准化 

电子产品有季节性,加上激烈的竞争,因此每月出货量高低落差很大。如果做不到产能平准化,也就是维持平稳的出货量,就会增加直间接人工成本(因为出货量低时有多余的闲置人力),降低产能稼动率,增加设备折旧。如何使产能平准化?几个简单建议,第一:可以跟客户商量,淡月时预建库存应付高峰;第二:可以找外包厂做蓄水池,应付高峰出货期;第三:可以找稳定大客户的订单来「打底」,使得波动幅度不改变的情况下,波动的百分比变小。或以上的任意组合。

以上都是我实战经验的分享,理论基础仍然来自损益表。在学校可以学到理论和框架,就业或创业后就要靠自己的创意和执行力。希望对制造业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注:「稼动率」是一种设备效率指标,详细定义请参阅 Wiki 说明。


以下是 Facebook 好友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部分评论或提问( Q ),附上我的回应( A ):

Q1 :  但是,走出电子业如何呢?在红海,这会是必然生存之道;在目前追逐工业 4.0 的时代,即使人员成本降低及生产效率弹性提升后,终究仍有瓶颈需要突破。

A1 :  行行出状元,在景气大好时仍然有公司倒闭,在景气寒冬时仍然有公司赚钱。任何产业、任何时代、任何企业,挑战永远存在,竞争永远存在。

Q2 : 我的另一个想法是调高价格,以我们公司的做法,一定要对售价坚持。

A2 :调高价格肯定是首选。但是如果产业已进入红海,或是产品或服务已经高度商品化 ,则没有提高价格的条件。

Q3 :谢谢程老师的成本课,受益良多。小弟在做成本计算时也尽可能沿此「损益表」上作考量,但是作法上会较采用直接成本法计算出边际贡献 CM =( P﹣VC ),而较不会去采用 GM( gross margin )。

A3 :我也用边际贡献,但是用在报价策略上。

Jason :有幸五年前就被老板教过,我们也把它执行出来,得到不错的结果。对这些成本了解后,后来再往第二层,第三层挖,发现每个制程各有不同的成本结构,比如某制程人力成本占到七成,别的制程却是材料成本占到七成,所以有的是推自动化最急迫,有的是连结化或供应商管理最急迫.....如此下去,每个制程或产线要管不一様的 priority ,在有限的资源下,把细节方向掌握的更准确,在管理上效率更好。(这是我曾经在富士康共事过的员工,理论付诸行动的第一线执行者)


以上内容来自程天纵在 Facebook 上的发文。内容由深圳湾整理。

Uploads%2fusers%2favatar%2f338640627%2fthumb shining portrait squre

谢谢 Terry 老师的财物课!

Uploads%2fusers%2favatar%2f1073131261%2fthumb t f
黄炜中 2016-01-08 13:13

非常实用的成本课,赞Terry老师!

Uploads%2fusers%2favatar%2f1073131344%2fthumb 132
彭鸿 2016-01-08 13:16

不错。不过降成本最重要的环节是在设计,需要非常懂行情和生产的设计师,这也是代工厂最无能为力的地方。这也是我相信物美能价廉的原因

Uploads%2fusers%2favatar%2f1073131160%2fthumb 132
周林 2016-01-08 15:01

没有对行业生态的深入研究和洞察是无法这么深入的剖析和一针见血的指出要点,感谢老师对伙伴们一路的提携和指导所以才让我们能走得更稳发展得更好!

Uploads%2fusers%2favatar%2f1073136475%2fthumb img 20151209 165042  2

不错,产品的可制造性也息息相关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