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智能眼镜双发,Ray-Ban 首款 HUD 眼镜与 Oakley Sphaera 同步泄露

四大新品 + N 次失误,Meta 今年的 Connect 大会演出效果满分
相比苹果的谨慎,Meta 的激进大胆或许才是科技前行的样子
「眼镜是个人超级智能的理想形态,因为他们让你在当下保持专注的同时,能够获得所有这些 AI 能力,并让你更聪明、更好地沟通、提高记忆力、增强感官」。
小扎在今年的 Meta Connect 2025 的开场白中如是说道。
毫无疑问,Meta 的 AI 眼镜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并成功引领了全球一众跟随者。面对这些后来者的穷追猛打,Meta 也用一众新品再度宣誓自己的老大哥地位。
三副 AI 眼镜、一副肌电手环、一堆元宇宙功能/应用上新和升级,还有 N 场现场展示事故,这可能是近些年 AI 浓度最低的一场 Meta Connect,也可能是近些年最接地气也最欢乐的一场发布会。
话不多说,一起走进这场演出效果拉满的 Meta 年度大会。
1. Ray-Ban Meta 2:续航、摄像大提升
略过小扎对智能眼镜的思考,下一代 Ray-Ban Meta 眼镜的出场正式拉开了今年新品阵容的帷幕。
第二代 Ray-Ban Meta 外观上并无明显变化,但是内核却全面进化。

△ 图源:Future
首先是摄像能力的提升,搭载的 1200 万像素摄像头现在支持最高 3K 30 帧视频的录制了。

而之前拉胯的续航也得到了大幅改善,2 代 Ray-Ban Meta 续航升级到了 8 小时,几乎是上一代的 2 倍。

除了眼镜本体的续航提升,附带的充电盒也一并升级了。可为眼镜额外支持的续航从之前的 36 小时提升到了 48 小时。
这下是真不用为续航焦虑了,喜欢摄影的用户可以无脑升级了。
硬件提升之外,眼镜的 AI 能力也得到了补强。
新增的「Conversation Focus」(会话聚焦)可以放大聊天对象的声音,在演示中,随着佩戴者用语音指令激活该功能,周围的其他环境音几乎被屏蔽,而对面的聊天对象的声音清晰可见。

而续航和能效的提升也让 Live AI 有了全天候使用的底气,尽管当前只能使用 1 小时,但是 Meta 表示其正在为此努力。
随后,第一幕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
厨师杰克·曼库索在演示 Live AI 时,AI 陷入了混乱,在被要求提供如何制作韩国风味牛排酱的指令时首先忽略了步骤,进而开始重复之前的回答,在多次尝试无果后,杰克·曼库索称 Wi-Fi 的混乱连接让这一切搞砸了,随后将画面交还给了小扎。

小扎也无奈地表示「整件事的讽刺之处就是你花了多年时间研究技术,最后却被 Wi-Fi 把你给坑了……」
在自嘲救场后,小扎宣布了两款新的透明款镜框,并公布了售价。

Ray-Ban Meta 2 代起售价为 379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700 元),作为对比,前代的起售价为 299 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Ray-Ban Meta 2 代的硬件参数几乎对标了几个月前亮相的 Oakley Meta HSTN,后者的基础款售价为 399 美元,限量版为 499 美元,除了款式上的差别,Oakley Meta HSTN 的镜片搭载了 Oakly 独家的 PRIZM 镜片技术,不仅可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还能让视野更加清晰。
2. Oakley Meta Vanguard:为高强度的户外专业活动而生的 AI 眼镜
时过三月,Oakley 和 Meta 的联名家族迎来最新成员——Oakley Meta Vanguard。
作为一款面向高强度活动设计的 AI 眼镜,它结合了 Oakley 以运动为中心的设计和 Meta 最先进的 AI 技术,并且通过与其他健身品牌(如 Garmin)的设备联动,或将成为户外高强度运动者的不二之选。
比起 Oakley Meta HSTN,首先,Vanguard 的造型就将其运动属性展露无遗。

△ 图源:The Verge
它采用了更贴合运动场景的环绕式设计,鼻梁处配备了一颗支持 122° 视野拍摄的 1200 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同样支持 3K 视频的拍摄。
此外,还带来了慢动作、延时摄影和超延时摄影等拍摄模式及视频防抖。

为了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和使用场景,Meta 还与 Strava、Garmin 达成合作,为这款眼镜带来了更多玩法:
如和 Garmin 的设备一起使用时,当骑行速度或间隔距离达到特定值,眼镜会自动拍摄并剪辑合成。你还可以询问 Meta AI 来获取 Garmin 设备捕获的心率、速度等信息。

作为运动眼镜,Oakley Meta Vanguard 的续航高达 9 小时,并支持 IP67 防水防尘、抗风噪等特性,Oakley 招牌的 PRIZM 镜片技术自然也不会缺席,你也可以根据需求自由更换镜片。
可以看到,抛却外观上的设计差异,Oakley Meta Vanguard 在纸面参数上几乎完全超越了 Oakley Meta HSTN:更大的拍摄视场角、功率更高的扬声器、更长的续航、更好的防水,以及更专业的健身集成。
毫无疑问,Vanguard 侧重于更极端、高强度的户外使用,而 HSTN 则更加偏向日常以及普通的运动环境。
Oakley Meta Vanguard 的起售价为 499 美元,和 Oakley Meta HSTN 限量版相同,发布会当日即可预定,预计 10 月 21 日开始发货。
3. Meta Ray-Ban Display + 神经腕带:带显示屏的 Ray-Ban Meta 和下一代交互入口
如果你看了发布会,一定不会忘记开场前的镜头。
小扎的第一视角直播画面就来自这场发布会的真正主角——Meta Ray-Ban Display。

△ 图源:Michael Hicks / Android Central
如果说前面两款产品只是常规的系列产品升级,那么 Meta Ray-Ban Display 则正式开拓了 Meta 的另一条产品线。
Meta Ray-Ban Display 在延续了 Ray-Ban 的经典设计外,在右侧镜片上增加了一块全彩高分辨率的显示屏。
这块 600x600 像素、像素密度为 42 PPD 的显示屏可以用于查看消息、查看实时字幕、查看照片、导航,甚至用来视频通话。

显示屏的峰值亮度高达 5000 尼特,远高于苹果新出的 iPhone 17 系列的 3000 尼特,在户外强光环境下依然能确保用户能够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内容。
为了防止视野遮挡,屏幕上的内容会在操作闲置后几秒内自动消失。

眼镜还支持紫外线检测功能,并且据悉其漏光率仅在 2% ,正常情况下除了佩戴者,其他人根本不会发现这块屏幕的存在。

△ 佩戴 Meta Ray-Ban Display 的 Meta 可穿戴设备负责人 Alex Himmel,图源:CNET
创新之处不止如此,Meta Ray-Ban Display 还增加了一个配件——肌电手环,尽管多年前 Meta 就已经展示过这项技术,但是不同的是,这次它正式落地了。

△ 图源:ZDNET
你可以通过它来控制显示屏,进行滚动、点击等常规操作,还可以用微手势来进行文字输入。

腕带的续航高达 18 小时,具备防水功能,有多款配色可选。
在介绍完这些之后,小扎做了个可能让他后悔的决定,询问现场观众使用 PPT 演示还是现场直播的方式来展示这款产品,答案毫无悬念。
连续两次手写输入,完美!

接下来,在展示视频通话的场景时,第二次大型翻车正式上演。
队友在连续多次发起 WhatsApp 视频通话请求后,小扎均无法正常接听,并且系统响应也听到了比较轻微的卡顿。

「你练习这些东西一百遍,然后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小扎说。
最后,Wi-Fi 再次成功背锅。
小插曲后,小扎和上台的搭档演示了眼镜的实时字幕和翻译功能,算是当前 AI 眼镜常规的功能了。

Meta Ray-Ban Display 有黑色、沙黄色两种配色,默认配备变色镜片,眼镜售价 799 美元,9 月 30 日起可预约。
一处小细节:此前 Meta 的联名眼镜,联名方的名字在前,而此次 Meta Ray-Ban Display 的命名规则变动,或为凸显其在产品创新和技术主导上的核心地位,也体现了品牌战略重心的转移,从借助联名品牌优势向强化自身科技生态构建的过渡,同时强调了 Meta 在系统整合性与未来科技布局中充当了关键角色。
4. AI + VR:用户可以更加轻松地构建元宇宙
发布会的最后环节,当然少不了介绍 Meta 在 AI + VR 上取得的最新成绩。
比如,Hyperscape 功能允许 Quest 头显用户在几分钟内扫描一个房间并将其转换为数字空间,这项功能其实去年就已亮相,如今已对开发者和创作者开放,可以让人们构建一个生活和互动的元宇宙。

Quest 头显现在内置了一个新的 Horizon TV 娱乐中心,用户可以在这里找到可用的所有流媒体应用如 Prime Video、Twitch、YouTube 等等,而 Disney+、ESPN 和 Hulu 也即将登陆,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也都在落地的路上。

Horizon Engine 则提供了更好的图形、更快的性能以及更先进的世界的构建。

此外,Meta 还计划通过一个代理 AI 助手升级 Horizon Studio,这款工具可以整合现有的 AI 工具,让创作者更加轻松有效地创建虚拟世界。
5. 湾里小结
一如既往地,本次 Meta Connect 大会上展示了 Meta 在软硬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比起几年前各种实验性质的肌肉展示,今年的大会明显「接地气」了不少。
而现场频发的演示事故,也暴露出当前其他厂商在产品落地时遇到的困境:高举高打地推广 AI 眼镜,愿景宏大且清晰,但技术落地和用户体验的完善仍面临各种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也依然认为,相对于苹果的小心谨慎,Meta 不遗余力地展示其在科技领域最新的突破、不断探索和扩展已经同质化严重产品的边界,才是科技界本应有的样子。
编辑:陈述 / 深圳湾
审校:小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