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4161%2f%e4%b8%93%e8%ae%bf%e5%8d%8e%e7%b1%b3%e9%bb%84%e6%b1%aa %e5%81%a5%e5%ba%b7%e6%98%af%e5%8f%af%e7%a9%bf%e6%88%b4%e4%ba%a7%e4%b8%9a%e7%9a%84%e6%a0%b8%e5%bf%83%e4%bb%b7%e5%80%bc
|
2020-06-20

专访华米黄汪:健康是可穿戴产业的核心价值

做 AI 算法的人,要亲自做芯片。对数据认真的人,一定要亲自做传感器。对可穿戴事业认真的人,要做健康。

6 月 15 日,华米科技在安徽合肥举办了首届 AI 创新大会。「AI to Decode Future」的大会主题,很好地诠释了华米作为一家健康服务公司通往未来的道路。

在会上,华米做了多项技术发布,包括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黄山 2 号」、第二代 PPG ⽣物追踪光学传感器 BioTracker™ 2,以及心率、血氧、运动、睡眠等一系列全新的健康大数据 AI 算法。

华米自两年前上市、并发布「云-端-芯」战略计划后,就已经向业界证明,华米早已不再是一家仅仅局限于制造硬件产品的「表厂」了。

如今,华米希望通过一整套 AI 健康管理技术架构,重构全球健康医疗产业。这是一件看起来比手环手表更有想象空间的大事儿。

这件大事儿,华米是怎么想的?能不能做成,如何做成?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深圳湾与华米科技董事长兼 CEO 黄汪,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全新定位

时光倒推到两年前,2018 年 2 月,纽交所上市后,黄汪和他的团队沉静了下来,复盘过去 4 年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那一年,对于华米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了一次组织架构的调整,把做算法研究和设备落地的人,安排在了不同的城市。

负责小米手环的合肥原班人马,将负责华米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今年华米在 CES 发布的睡眠耳机、运动耳机,均出自这个团队;并且,华米后来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最早的班底,也是来自这个团队。

合肥是一个有创新土壤的城市,也因此被誉为国家的科技城。黄汪将华米的创新团队,包括核心的算法、芯片、技术,通通都放到了合肥。而深圳的团队则负责相对成熟的产品线。

那一年,也让华米开始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智能可穿戴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智能手环可以控制智能家居,可以做 NFC 地铁公交卡,甚至也可以成为儿童的腕上手机——也就是后来的儿童手表的产品形态,而把手环/手表连上耳机后,甚至它还能演变成腕上的音乐播放器。但这些不是华米想要的。

直到 2019 年下半年,黄汪和华米的团队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健康

这是着眼于未来十年的思考。上一个十年是手机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一个十年则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将健康与可穿戴结合,跨入到产值三倍于手机行业的全球健康产业,华米的竞争格局更大了。这是一个全新的的站位、全新的视角。


逆势增长

华米于去年 12 月将公司的使命确定为「科技连接健康」。

原以为健康意识的普及是件很久远的事情,但是万万没想到,新冠疫情爆发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

此前 IDC 等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疫情也对可穿戴行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冲击,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总体下降 7.1%。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华米反而迎来了逆势增长。

2020 年第一季度华米旗下成人手表全球出货量达 98 万台,同比增长 80.2%,分别在印尼、意大利、西班牙和印度占据可穿戴设备成人手表市场份额第一,美国市场首次进入前五,同时在全球成人手表市场,华米进入了前五。

也正是因为第一季度的出色表现,华米的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36.1%,历史同期首次突破 10 亿元。

在疫情期间大众对于健康更为关注,华米的逆势增长也印证了,科技连接健康的使命受到了行业和用户的认可。


健康产业有更高的标准

医疗认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 6 个月到一年半。此前三星 Galaxy Watch Active 2就因为医疗认证的问题,在去年发布后 9 个月,才宣布 ECG 功能通过认证(上线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而对于大众而言,人们对于健康数据的关注,首先是隐私,其次就是是否精确、靠谱。而对于行业而言,健康医疗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缓慢、非常重的产业,远远不止医疗认证这一件事。黄汪指出。

将公司的使命聚焦到健康后,华米对健康有了新的要求。那么新的要求是什么? 黄汪总结到:

首先,算法技术在落地到可穿戴设备之前,是需要做临床实验的,通过几十例到上百例的实验,去验证和比对数据是否有效。这是与消费电子行业完全不同的做法。

华米很早就研发了带有 ECG 和 PPG 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获得医疗认证后,还另外与北大医院心内科做了几十例的临床实验,以验证其有效性。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华米智能可穿戴设备判断房颤的准确度分别达到了 94.76% 和 93.27%,与专业医师的人工判读结果基本一致。

其次,用健康大数据倒过来助推我们对于医学的认知。包括医疗级产品在内的很多产品的研发,鉴于其临床研究的成本高,推进速度相当缓慢,几十例的临床可能都会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

拿睡眠监测的临床实验举例,请一名志愿者,佩戴上手表或手环,同时还要装上各种医疗监测的设备,在医院的病床上睡一个晚上,还要配备一名护士看着......如此大的消耗,决定了临床实验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很难做到。

华米则引入了「v0」的方法,第一步用对抗网络做假数据,先建立一个初步的算法模型,之后是第二步,采集成千上万的数据修正算法模型,第三步才是临床。

这种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倒推过来做临床,将大大加快临床实验的效率,从而加速一些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的问世。

算法、传感器、芯片,三驾马车

在本次发布会上,华米发布了一系列包括心率、血氧、运动、睡眠、健康评估等全新的健康大数据 AI 算法。华米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算法能力的大幅提升。华米是如何做到的?

黄汪的回答是:健康大数据固然重要,但底层硬科技对于算法精度和可靠性的意义更大。

做 AI 算法的人,要亲自做芯片。把云端的算法搬到芯片里,让算法具备实时性,并获得实时反馈。

对数据认真的人,一定要亲自做传感器。为了将算法发挥到极致,需要强大的传感器为算法的优化收集足够精准的数据。

算法、传感器、芯片,构成了华米新型健康平台的基石,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这也是华米能够在健康可穿戴领域领先一步的主要原因。

血氧检测不简单

纵观可穿戴设备市场,在过去的两年里,市面上已经有一些公司发布了具备血氧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而华米在今天才提出自家的血氧检测算法,顾虑是什么?

黄汪的回应是,回到对健康产业的认知,要建立用户的信任,算法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用错误的数据将诱导用户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

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血氧监测其实难度非常大,因为有不同的肤色,还有佩戴方式对不对,都会影响精度,戴在手上检测时间过长用户也会不耐烦。

华米的人工智能团队、医学专家团队和传感器团队一起合作工作了长达两年时间、从算法和硬件多个维度,去攻克这个难题。

华米此次推出的⾎氧数据 AI ⽣物引擎 OxygenBeats™,基于健康⼤数据模型对⾎氧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信号噪声,使测量精度提升达 50%;同时,通过使用多组⾎氧检测值进⾏校准的方法,解决了因⽤户佩戴错误带来的误差,进一步提升了准确度。

华米还采⽤了氧降实验来验证算法的准确度,结果显示成功率可达 100%,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不到 90%;与专业⾎氧仪的检测结果平均误差仅1.67%,精度超过大多数腕部可穿戴设备的血氧检测算法。

而最新推出的 BioTracker™ 2 在一代的基础上增加血氧饱和度监测,通过将传统的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 4.25mm 距离增加到 7.10mm,从让有效信号接收量提升了 50%,从而提高了血氧饱和度检测的速度和精确度。

值得一提的是,搭载 OxygenBeats 这套血氧引擎的华米智能手表,将会在 3 个月后推出。

除了在检测精度和速度上的追求外,黄汪还指出,华米更看重的是场景化的应用,比如常见的酒后酣睡打鼾,以及睡眠中的呼吸暂停综合症问题,还有哮喘,这些与健康相关的具体场景。

结合全新的睡眠引擎 SomnusCare,华米分别从血氧和心率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实现对这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 AI 智能预警,及时提醒用户采取医疗措施。

这才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价值,而非「出数值」这种表层的功能。

从「芯」出发

最新发布的「黄山 2 号」芯片基于 RISC-V 架构开发,并集成了离线 NPU 和一颗 C2 处理器。这样的设计,最初的考虑是什么呢?

黄汪认为,下一个十年是万物互联的十年,而 RISC-V 简洁、开放,已经成为万物互联底层指令集的标准,未来将有 99% 的物联网处理器将基于 RISC-V 架构。

和在 PC 时代的英特尔 X86 架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ARM 架构一样,RISC-V 也被公认为物联网时代最具潜力的芯片架构。它具有⾼运算效率和低使⽤功耗两⼤优势,相⽐于在可穿戴设备中常⻅的 ARM Cortex-M4 架构处理器,整体运算效率提升了 38%。

华米不仅很早就「站队」了 RISC-V 的阵营,还是这一生态的重要推动者。

从 2018 年开始,华米就陆续投资了 RISC-V 开源生态中最早的芯片供应商 SiFive、GreenWaves Technologies。

黄汪在伯克利与 RISC-V 的两位发明者会谈时,就告诉他们,「我不仅要投资你们,还要推动 RISC-V 在物联网生态的普及。」

2018 年 9 月,华米发布了「全球智能穿戴第一芯」——由 RISC-V 开源指令集成的可穿戴处理器「黄山 1 号」,它集成了 AI 神经网络模块,可实现数据的离线运算和处理。

时隔两年,全新一代的「黄山 2 号」发布,华米重新设计了 AI 本地⽣物数据计算 NPU,采⽤卷积神经⽹络加速技术,不仅提升了本地 AI 数据计算的性能,还加快了识别速度。在心率数据识别速度这一项指标上,就实现比市⾯上其他软件算法快 26 倍。

同时,「黄山 2 号」还加入了超低功耗传感器 Always On 模式,和苹果一样搭载了协处理器 - C2 协处理器。该处理器可单独⽤于数据收集,能在主芯⽚处于休眠甚至关闭状态时,仍持续保持健康数据的记录⼯作;理论上可使「黄山 2 号」整体功耗下降 50%,从而增加可穿戴设备的续航。

黄汪指出,本地 NPU 和协处理器的设计,体现的是华米对于可穿戴产品使用场景的理解。不同于智能手机,可穿戴产品要 24 小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实时计算和反馈。也恰恰源于此,华米才打造了「黄山 2 号」这颗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设备的专用芯片。

平台与开放

华米在本次发布会上强调了算法、传感器、芯片,但并没有提及 OS,华米会推出自己的 OS 吗?

对于这个问题,黄汪向深圳湾透露,华米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底层操作系统是基于亚马逊 FreeRTOS 开发,并将其移植到「黄山 1 号」和「黄山 2 号」上。

尽管 FreeRTOS 只是底层的核,华米在此基础上做了很多自主的开发,但却至今没有为此「封装」一个自研的名字,这也体现了华米对于开源精神的秉持。

华米的可穿戴技术会开放给第三方吗?

对于这个问题,黄汪直言华米的健康系统并不是封闭的,未来合适的时间,会有更加系统的开放政策公布。

另外,黄汪还强调了,华米一直就有开放给第三方的 SDK 并且在网上就可以下载。过去,一些马拉松赛事管理公司、养老院,都曾经使用过华米的技术。

而早在两年前,钟南山院士团队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就通过华米开放的 SDK 和从市场上购买的华米可穿戴设备,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也是这一层机缘,促成了今年与华米共同成立「腕部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共同对新冠肺炎出院后随访及康复管理做相关研究。

这种开放,华米在未来会一直延续。


软件与硬件

软件与硬件的相互关系,在华米的战略里是如何体现的?下一代可穿戴产品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总结性和前瞻性的问题。黄汪首先指出,软件与硬件的相互关系,在一个产业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是不一样的。

在 PC 时代发展的早期,几乎所有领先的公司都在做硬件,只有 CPU 的性能够了,才有可能为 PC 设计游戏、办公软件、以及操作系统。随着 Intel、AMD 等上游公司的发展和推动,CPU 和 GPU 够用了,更多的产品价值转移到游戏、搜索等应用和服务公司。

可穿戴产业与之类似,没有硬件,软件就没有依存。一些早期的移动互联网出来的公司为智能设备设计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应用和算法,但是当时的硬件是跑不动的。只有当传感器、芯片更精准、运算能力更强的时候,才能够支持软件和算法的落地。

未来当整个可穿戴产业的软件和硬件都发展起来的时候,华米的优势就体现在了健康大数据、以及在各种医疗场景下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那时候,伴随着产业价值的变化,华米将从智能可穿戴的硬件公司,转变为一家基于云的健康解决方案公司。

尽管富有挑战,但这才是了不起的事业。


微信号:shenzhenware

主笔:陈壹零 / 深圳湾

编辑:四时 / 深圳湾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