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VA 推出面向消费类手持设备的全新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
丢掉耳机业务不算啥,智能音频和边缘 AI 才是 Bragi 更大的野心
Bragi 和 CEVA 合作推出可定制音频平台,未来希望为耳机提供音频应用下载服务
还记得去年 4 月份出售可穿戴业务、退出硬件市场的德国无线耳机制造商 Bragi 吗?
作为真无线耳机的「鼻祖」,Bragi 早在 AirPods 引爆市场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真无线耳机 The Dash,并于 2014 年 2 月上线 Kickstarter。
可能是希望承载的前卫技术太多,The Dash 迟迟不能交货,发售后又贵又不好用,终于淡出了主流 TWS 耳机市场的视野。直到 2019 年 4 月,宣布退出耳机设备市场,「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 IP 授权」。
深圳湾曾经在去年 4 月梳理过 Bragi 从高光时刻到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整个过程,回看下来,Bragi 并没有像很多传言一样已经或即将倒闭,而是很早就将自己的主营业务重点,放到了音频软件上。而过去 Bragi 所有硬件产品方面的努力,也都是在为其软件技术寻找落地场景。
简言之,就是放弃硬件,专注软件,成为音频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厂商。
Bragi 曾在 2018 年 2 月 MWC 上发布了 NanoAI,一个基于机器学习和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嵌入式音频系统。用户可以授权 NanoAI 获取其耳机上的相关数据,Bragi 则可以用这些数据训练 NanoAI 系统,再反哺给用户,从而更好的应用其耳机的智能功能。
在 AirPods 还在大行其道、各家音频厂商还在为解决耳机「听」的问题而不停的迭代新品时,通过离线 AI 的方式训练耳机设备,NanoAI 的想法是超前的。
Bragi 可能一开始的愿景就是智能而非耳机,只是 The Dash 过早的出现在大众视野、并取得了广泛的关注度,让人们很自然的将 Bragi 定义为耳机设备公司。
而让耳机实现智能,在设备上部署边缘计算和机器学习是至关重要的。Bragi CEO Nikolaj Hviid 曾表示:
Bragi 一直致力于 AI 和软件的研发,耳机等可听设备只是展示这些 AI 和软件工作原理的载体和工具。并且,Bragi 所有开发中,70% 纯粹是基于 AI 和软件,而且一直都是这样。
Bragi 认为,NanoAI 的应用前景广阔,在医疗、工业、汽车、商业、农业、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有一位众筹过 The Dash 的深圳湾的读者在去年也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言论:
Bragi 专注 AI 开发是一个合理的决定,因为 TWS 的终极未来,还是会围绕着 AI 为核心的语音系统。
近日,Bragi 又有了新的消息,宣布与 CEVA 合作,共同为真无线耳机和助听设备打造可定制的音频(可听性)平台。
CEVA 提供音频 DSP、离线语音识别算法、动作感应算法、以及 SenslinQ 上下文感知框架。CEVA 已经与很多芯片制造商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设备。其低功耗语音识别方案无需云端交互,就可以实现离线语音识别和唤醒。
而 Bragi 则提供操作系统和音频应用商店。其中不仅有 Bragi 和 CEVA 共同开发的音频应用软件,还有一些生物特征识别工具、音乐服务和音频处理工具。用户可以根据所需,安装和运行不同的音频应用。
两家公司的愿景是为用户提供可定制化的音频服务。考虑到耳机作为个人产品,用户需求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对于定制化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实际上,Bragi 早在 2017 年就开始了边缘音频算法的定制化应用开发,并在 2018 年与一家听力技术公司 Mimi 合作,发起了 Project Ears,帮助轻度至中度听觉障碍的人群创建带有自己「耳印」的音频软件,并应用在助听设备中,增加听力增强功能。
而 Bragi 也有三代耳机 OS 系统的基础,并已经开发了支持 iTranslate 翻译功能(需要付费)的应用。早先 Dash 耳机的卖点也包括 4GB 内存、防水、心率监测等功能,这些都为 Bragi 提供更好的基于边缘 AI 的音频服务,打下了基础。
想象一下:
在登机前,用户访问 Bragi 的应用商店,为自己的耳机下载相应的降噪软件。在商务旅行中,下载翻译软件,让耳机可以将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有很多老年人需要的跌倒感应,如果可以作为软件应用添加到耳机上,耳机就可以检测到跌倒、并发出提醒了......想象空间是无止境的。
正如 Hviid 所述:
Bragi 对耳机感兴趣,是因为我们的真正目的是 AI。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插上 AI 翅膀的耳机也将不再是耳机,耳机也将真正成为下一个智能计算的终端。
微信号:shenzhenware
主笔:陈壹零 / 深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