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科技新推两款餐饮机器人:一个送餐一个回盘,构筑餐饮配送闭环
从餐厅到隔离病房,从送餐到送药,普渡科技这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的苦与乐 | 湾里对话
一个 150 人的小公司,向疫区免费支援自家的机器人,一大半的团队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做公益忙活到现在,当谈到企业的生存时,仍信心满满。
大年初一那天晚上,留在深圳过年的张涛接到两个电话,分别来自杭州和深圳两个隔离点。他们希望将普渡的自动化送餐方案用到隔离病房,为疑似患者送餐、送药。
接下来各种协调讨论的电话,一直打到半夜一两点。想到一线的医护人员在抗疫行动中的种种辛苦,又想到用机器人代替人去送餐送药,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张涛没有多想,就决定为他们免费支援自家的机器人。
将心比心,让人工去给隔离区送餐是不安全的,没有太多人愿意干,这种事情交给机器人比较合适。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的大清早,张涛紧急召开了动员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团队、与股东、与投资人进行了沟通,大家也很快达成了共识。
于是,普渡正式启动了「技术抗疫」行动,为疫区的医院和隔离点免费支援机器人来提供免接触送餐,降低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
当天下午,公司就安排了工程师奔赴一线,为深圳的一家酒店隔离点送去了 6 台机器人。经过简单的现场调试,很快就在病房里启动了配送任务。
同时,在浙江临安区集中医学观察点,3 台普渡智能送餐机器人也正式上岗。
张涛的想法很简单:技术抗疫,普渡在行动。
普渡科技是一家成立 4 年、目前只有 150 人的机器人创业公司。经过了 3 轮融资,公司已经陆续有 5 款送餐机器人产品上市,去年已经实现了营收平衡甚至盈利。
从应用场景出发,把机器人和自动化方案用在餐厅送餐和收盘场景,提升餐厅服务效率,这是普渡科技从 2016 年创办之初,就想好的事情。
比起怎么做都不好看的人形机器人,这个非人形机器人更注重给餐厅带来实际的收益。
直到今天,普渡的送餐机器人在外形上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张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功」上。拿获得红点奖的「欢乐送」为例,它采用了基于多传感器的全新的融合 SLAM 方案,自研的 3D 避障方案,可以在复杂的餐厅场景高效的执行任务,并有效的避开室内障碍物。
在过去几年,普渡科技的送餐机器人已经投放到包括海底捞在内的很多餐厅使用。
这一次从餐厅到病房,场景变了,需求变了,产品部署和调试,会不会很花功夫?
其实部署很顺利,特别顺利。从餐厅到病房,其实是技术降维。我们的现场调试几乎是无缝衔接。
张涛告诉我们,在所有室内的移动机器人应用场景里,餐厅的场景最为复杂:
餐厅过道窄;桌椅设施摆放更复杂;不同餐厅场景的一致性很差,不像酒店,每家餐厅的设计都不同;餐厅的人很多,尤其人来人往移动的人很多。这四个原因就导致在餐厅场景定位算法各个模块的复杂度。
基于过去的算法积累和规模化落地的实践经验,普渡机器人不仅能精准流畅地行走,安全及时地避障,还能够实现平稳运送各种锅底、汤汁和酒水饮料,并确保液体的纵向颠簸不超过 5mm,也就是基本不会有溅撒。
如今,在过道更宽、且几乎没有人的隔离病房,这套技术的应用空间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而为了避免人员接触造成交叉感染,我们也做了一些「定制化」的调试。比如在托盘上的放置装食物或药品的置物盒,并且定期更换和消毒。在交互方面,也会增加语音引导,尽可能做到免接触。
再之后,就是供不应求。
在深圳和临安两个试点后,普渡科技陆续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需求。
那两天信息爆炸,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决策,来不及算经济账,也没有考虑这个事对公司未来的意义。刚好也是春节休假,我们就上了。
到目前为止,普渡机器人已经「上岗」了多少医院?去了多少城市/省份?
初步统计,10 个省,50 个医院和隔离点。100 多台机器人已经上岗,还有 300 台机器人在排队。来自全国各地的需求也早已超过了我们承诺的免费支援的能力范围,其中有一个省的需求就超过了 600 台。
那现在还顺利吗?人手够用吗?
现在慢了,也更难了。
这并不是网友可以在网上喊喊「武汉加油、湖北加油」那么简单的事。
张涛给我们描述到:最初有 10 多个普渡团队的成员和代理商,在大年初二分两批,前往深圳和杭州一线负责部署。而普渡深圳本地也需要不少的远程协助人员,负责后台技术支持和客服。单微信群就开了好多个,信息多到应接不暇。
最开始防护物资也是缺乏的,因为医院本来就缺防护物资,普渡必须自己找,而那时候这些物资也都被管制了。有一些爱心人士,送了一些,才确保了最初「上岗」的顺利。
人员的流动后来变得越来越难。进不去,出不来。进疫区要各种审批,出来也要隔离。
张涛告诉我们,普渡最初进杭州、温州的同事,本来计划再去上海,结果出来就要隔离 14 天,然后进去又要隔离 14 天。随着需求的扩大,只能派出更多的人手支持。
初步统计,普渡总共派出了 40 多人前往疫区一线,算上各地代理商的人手,累计投入的总人数超过了 200 人。
去疫区做公益的事,团队有意见吗?
团队其实挺让我感动的,他们有善心,愿意挺身而出。
我很感激他们,更为他们担心。尤其是在湖北的两位同事,他们多在重症医院,接触患者越多,被感染的风险越大。作为企业主,我对团队有责任,也会担心他们的家人问起。
其实除了人员流动之外,物资的流动也并非容易。
时值春运,商业货运公司基本停运,多地又封城和交通管制,物流资源都优先给了医院,全国的物流运力都缺乏。再加上又是去疫区,没有多少货车司机愿意去疫区,进湖北更难。
随着前方的需求扩大,你们这么小的团队,应付的过来吗?
现在的需求早就超过我们承诺的范围,不仅是机器人的储备,还有我们人员的投入,都到了「供不应求」的临界。
我们是一个技术公司,我们力所能及的去支援疫区。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器人公司加入进来,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
最近讨论最多的就是小企业的生存问题。
一方面,随着疫情的扩大,餐饮行业重挫,餐饮机器人的业务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普渡科技做了大半个月的公益,接下来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在人力、物力、甚至资金上持续投入。
自己的生存问题怎么解决?
我们公司还好。最近刚完成一轮融资,还没来得及对外公布。并且去年我们的业务增长了十几倍,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张涛的回答其实让我们感到一些「意外」,虽然他们很早就预见了疫情对餐饮的冲击,但能够做到如此从容应对,我想也多少得益于他们的团队这些天其实都没闲着。
与其耗着,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来自张涛的朴素的经营哲学。
其实更重要的是,虽然国内销售会受影响,但我们今年将重点发力海外市场。预计在 2020 年我们的海外营收占比将突破 30%~50%。所以未来也是可期的。
接下来有什么产品的规划吗?比如拓展新的场景?比如做医护相关的机器人?
虽然前线需求很大,但我们并没有计划往医护这个场景深入下去。疫情结束之后,我们也就准备告一段落了。
突破餐饮场景,这是长期计划。短时间我们还是以餐饮场景为主。
具体的计划,就是在 4 月前,完成去年发布会发布的两款新品的量产发货,4 月后,再做一些新产品的开发。
△ 普渡科技新推两款餐饮机器人:一个送餐一个回盘,构筑餐饮配送闭环(点击图片查看深圳湾的报道)
言谈中,我们感受到,张涛急着复工,好早一些完成这一年的工作计划。
但与互联网企业不同,普渡科技是机器人公司,必须到公司才能开工。广东省虽然规定了最早复工时间是 2 月 10 日,但要开工上班,还要过街道办这一关。
现在,张涛和他的团队,就等着街道办审批复工了。
微信号:shenzhenware
主笔:陳壹零 / 深圳湾
编辑:森林木 / 深圳湾
备注:图片来自普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