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亚马逊 2017 年度智能硬件,除了你熟悉的 Echo 音箱还有更多关于未来的探索丨年度特稿
斥资 10 亿美元收购智能门铃制造商 Ring,是亚马逊为电商、智能家居下的一步棋
毕竟还有 Google 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已完成对智能门铃制造商 Ring 的收购,具体细节尚未公布。Ring 以出售其连接门铃、安全摄像头和泛光灯而闻名。
据彭博社的报道,这笔交易金额超过 10 亿美元,也是继 Google 收购 Nest 之后最大的一笔智能家居收购案之一。这也是亚马逊在三个月内第二次收购智能家居公司——去年 12 月收购了另一家智能门铃 Blink。
三个月内完成两家智能门铃公司的收购,服务电商物流、弥补 Amazon Key 不足
Ring 成立于 2011 年,前身是 DoorBot,于 2017 年更名并发布第一款以 Ring 为名可视门铃产品。同年,Ring 也获得了亚马逊 Alexa Fund 的支持。
Ring 可视门铃产品通过连接家庭 WiFi 网络,传输双向视频和音频到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并且过程中双方可双向交谈。
另外,Ring 内置动作感应功能,当摄像头捕捉到在门口转悠的可疑人物时,系统便会自动发送通知到用户的手机上,并能拍摄视频存储到云端服务器当中。
正如前文提到,从去年开始就表现出了对 Ring 的兴趣,亚马逊这次收购 Ring 的意图也十分明显:完善其电商线下配送服务。
去年 10 月份,亚马逊推出 Amazon Key,旨在为 Prime 会员提供「送货进门」的全新服务。作为这套服务的硬件支持——Amazon Key In-Home Kit 智能锁套件由亚马逊自主研发的「云摄像头」Cloud Cam(单独售价 119 美元)及其与部分品牌的合作款智能门锁组成。
通过用户授权后,Amazon Key 允许快递员在投递的最后过程中进门将包裹放到家里。其中 Cloud Cam 用于全程监控这一过程。亚马逊野心也不仅于此,未来,Amazon Key 还将有可能接入更多上门服务,包括家政服务、替屋主遛狗等。
Amazon Key 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一方面,不少人认为该服务一定程度上对家庭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另一方面,不低的智能门锁套件价格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这都显然不利于服务的拓展。
对此,亚马逊去年 12 月收购 Blink,似乎是在试图降低这套服务的使用门槛。该公司的摄像头产品采用低功耗芯片,设备主打「无线」,能够脱离固定电源使用、具备易于安装的优势,价格也十分合理。
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亚马逊二次收购智能家居公司,并且这两家公司同属于一个领域,与 Amazon Key 服务有着高度的契合点。不难看出,亚马逊打算汲取 Blink 的无线、低功耗芯片的核心能力,而对于 Ring,更多是安全(动作感应)功能,以此来完善和强化的 Amazon Key 的配置和功能。
完善以机器视觉为主的智能家居应用,与 Google 的 Nest 抗衡
事实上,除了资金支持,亚马逊与 Ring 也从一开始接触后就有了些合作。Ring 于去年 6 月份实现了部分产品与亚马逊 Alexa 语音平台的整合,开发了相应的 Alexa 技能,让视音频通过 Echo Show、Echo Spot、Fire TV 设备播放。
同期,接入 Echo Show 第三方智能可视化设备厂商还包括 Google Nest、Amcrest、EZViz、Vivint、Arlo、Logitech、August 等,其中的绝大部分是亚马逊 Cloud Cam 的竞争者。而显然最大的劲敌当属 Google 旗下的 Nest。
以智能恒温器设备而闻名的 Nest 一直以来也在专注安全摄像头的研发,包括 Nest Cam、以及分别针对室内外的 Nest Cam IQ indoor、Nest Cam IQ outdoor 安全摄像头和 Nest Hello 智能可视化门铃。
从 2014 年被收购以来,Nest 经历了一系列的风波最终于今年 2 月份重新回归 Google 硬件团队。如今,Nest 与 Google Home 协同并进将成为 Google 在智能家居方面抗衡亚马逊、苹果的重要利器。
同样是机器视觉在智能摄像头的应用,Google 的这一举动促使亚马逊加紧了步伐,这次虽然没能率先抢占像 Echo 智能音箱这样的市场机遇,但作为智能家居领域的布道者之一,亚马逊没理由放弃智能摄像机、智能门铃这一重要版图。
即便市场上有不少同类产品,通过这两轮的市场收割之后,亚马逊的底气也将增加不少。再有云服务、电商、Alexa 智能语音生态系统的加持,亚马逊将与 Google、苹果展开除音箱之外的全新智能家居之争。
在智能家居收割战愈演愈烈之前,对于像 Nest、Blink、Ring 这样从原型产品打磨过程中积累了核心技术基础的硬件初创公司,被大厂商收购或许也是一种通过努力得来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