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苹果智能打造的 iPhone 16,最大的亮点是一枚按钮
被 Google 指控盗取商业机密,Uber 的日子更难过了
今年 Uber 的日子注定不平静
今天,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项目 Waymo 起诉 Uber 窃取其商业机密的消息占据了各大科技外媒的头条。据悉,Waymo 已向旧金山联邦法院提交了诉讼文件并指出:Uber 及其于去年收购的自动驾驶货车公司 Otto 中的几名员工窃取了 Google 的激光雷达(LiDAR)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并因此已获利超过 5 亿美元。
Waymo:我们研发 LiDAR 用了将近 10 年,对方却只用了 9 个月
在长达 28 页的诉讼文件中,Waymo 表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Uber 的盗窃行为:2016 年 12 月,他们收到了来自供应商发来的一封名为「Otto Files」的邮件(据说是对方不小心将他们纳入了收件人名单所致),邮件中附上的 Uber LiDAR(激光雷达)电路板设计图的与 Waymo 的极为相似。
追根溯源,Otto 的联合创始人 Levandowski 顺利成章的成为了他们的头号嫌疑人:Levandowski 于 2016 年 1 月从 Waymo 离职创办了 Otto 公司,很快的,Uner 在 8 月份以 6.8 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并任命 Levandowski 为 Uber 副总裁,主要负责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 Uber 副总裁 Levandowski,主要负责自动驾驶项目
诉讼文件还描述道,Levandowski 于离职前 6 个秘密潜入 Waymo 的服务器,下载了共 9.7GB,数量为 14,000 个的高机密文件,包括 LiDAR 项目蓝图,设计稿件以及测试文件等,并存储在一个移动硬盘内带走,他事后为电脑安装了新系统,试图抹除作案痕迹。
Waymo 进一步怀疑道,一些随后离开 Waymo 加入 Uber 或 Otto 的员工也参与了信息盗窃,包括供应商列表、制造细节、高精度工程的陈述。「Uber 一开始就是看中了 Otto 的 LiDAR 技术,从去年收购 Otto 后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更是一帆风顺,某些方面的进展甚至比 Google 的更快些,这对于一个刚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来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
· Otto 自动驾驶货车
同时,Waymo 在其发布的博文中也为自身多年来的努力而感到忿忿不平:从 2009 年成立以来到现在,Waymo 已经在 LiDAR 技术上深耕了近十年,积累了 200 万英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第一个让汽车在公路上实现自主驾驶……公司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上百个工程师花了数千个小时最终设计出高度专业化、可靠的 LiDAR 系统,LiDAR 传感器的设置和配置均是 Waymo 独有的,而被告却在短短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内建立了这样一个性能相近系统,得益于窃取的技术而省去了不少时间、费用以及风险……
对于 Waymo 这份详细的控告,Uber 表示会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并仔细审查涉事的 Uber 及 Otto 员工。
Waymo:竞争是好事,但得拿出真实力
Waymo 在博文中阐述道,虽然他们的母公司 Alphabet 曾是 Uber 重要投资者,双方之间在某些领域也处于长期合作的关系,(Alphabet 旗下风投部门 Google Ventures 曾在 2013 年向 Uber 2.5 亿美元,当时许多行业专家看到了两家公司在自动驾驶汽车网络上的合作机会,Uber 最终还是决定开发自主技术,成为了 Google 的竞争的对手),但出于保护自身的技术、捍卫团队多年来付出的努力,对这种非法盗用商业机密的行为,他们除了采取法律手段别无选择。
激光雷达作为汽车感知周围环境的「眼睛」,通过周围物体反射数以万计的激光束来测量反射回来的所需时间,并依此绘制三维地图,是检测和测量物体(如车辆、行人及其运动、速度等)的重要工具,也是各个汽车巨头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核心技术所在。
Waymo 认为,行业内部的竞争能促使自动驾驶在低价、安全方面取得进步和创新性发展,竞争应依靠实在的技术和试验而不是非法手段。而 Uber 与 Otto 的 LiDAR 的电路板设计图已经侵犯了 Waymo 的多项专利技术,将严重影响 Waymo 把技术推向市场。
Uber 的处境大概能用这四个字形容:内忧外患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初,Uber 就过得不怎么平静:先是特朗普签署的一份关于移民的行政令,不少 Uber 司机和用户认为 Uber CEO Kalanick 支持特朗普,因此极力批评并扬言要删掉 Uber APP,Kalanick 为缓和用户情绪公开指出特朗普做法的错误性并退出特朗普顾问委员会。
· Uber CEO Kalanick
接着,加州政府因 Otto 未持有在加州路面上进行驾驶测试的许可证,再加上超过 1 万吨的载重限量,禁止 Otto 在路面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最近,Uber 因「性骚扰丑闻」事件再次被推上了内外舆论的风口浪尖,而 Google 却正好在这个时候补刀,无疑是让 Uber 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政治镇压,公司内部管理为员工所诟病,最关键的技术并不是自己该持有的……Uber 似乎做再多的事情,也难以挽回其在政界和商业界的形象,何况这次是关乎商业道德的技术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