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1%2f0 6
|
2014-11-30

国内众筹成绩 = 广告投放费用?情怀?别开玩笑了!

这两年国内众筹平台风生水起,各平台为笼络项目,推广的步伐飞快,一波接着一波的南下拉团队、找项目。国内团队也开始慢慢适应了这些众筹平台的节奏。

言归正传「深圳湾」从去年就开始关注这两个平台上的中国项目,交流过的团队也有差不多 30 家了。其中大多数团队都来自于深圳,包括去年 KS 上众筹了 100 多万美金的 Omate 智能手表团队,核心人员也在深圳。在这些海外众筹项目里,创客产品的数量和众筹金额,远远超过消费类电子产品。比如 2012 年底上线并众筹了 18万 多美元的 Makeblock。

这两年国内众筹平台风生水起,各平台为笼络项目,推广的步伐飞快,一波接着一波的南下拉团队、找项目。国内团队也开始慢慢适应了这些众筹平台的节奏。「深圳湾」在 8 月京东众筹刚刚上线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众筹为情怀还是为买卖?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的答案越来越清晰了。

既然是兜售情怀,那就是买卖。是否一定要讨好这些为情怀买单的人,并不是重点。因为,买卖并不会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与否而停止发生。

这深刻的说明了买卖比情怀重要。

而为了实现买卖,为了制造出一片买卖双方热闹的景象,这让一些人宁愿一掷千金,以获得市场的关注和渠道的青睐。

为了推广嘛,投点广告费也值了。

为了证明本文标题的观点,我们来做一下案例分析:

某平台,某空气净化产品,在几小时内众筹了百万级的成绩(三无)我们打开网页看看这款百万级的爆款是如何产生的。

为了作为对比,我们寻找了两款类似的爆款,看看是否有共性。

首先我们打开各个产品的众筹网页,点开支持者一栏:

上千的支持者,看起来不错,不过仔细看支持者的成分,有一部分是1元刷人气的,其实想问下众筹团队,如果有能力刷1块钱的,那么为什么不合理的把正常档刷上去呢(不排除团队穷没钱,只能刷人气)?说明这些1块钱众筹的是自发支持的,希望1块钱获得产品的筒子们。

接下来,向团队提问的环节只有第二位有17个提问,其他两家都是0 。试想下,你买一台完全陌生品牌的净化器,甚至都不关心他什么时候发货,怎么使用,会不会跳票?我买个十块钱的袜子都还会关心物流,买个净化器都这么淡定#富人的世界我不懂#。

只评论不分析 :-D 还有其他图片,懒得放了,没意思,造假都不认真,产品怎么认真(剩下两家“雷”似)。

我们继续分析。回馈一栏中有一元抽奖也有 Early Bird ,也有正常市价购买,当然也会有经销商来购买,事实上不否认有 2C 有 2B 的产品,但是据我了解,上十万以上的采购单要经理级别的管理人员签字授权才能采购,有些谨(变)慎(态)的经销商会“玩”半年后才会选择采购。不知道这些经销商是哪里来的呢?能不能介绍我认识,这么土豪的行为能让我抱下大腿吗?我这里有很多快速致富的项目,5 亿的启动资金就差 300 了能不能支援下?

以前媒体有论调「众筹已死」,「众筹被玩坏了」,打击了多少怀揣梦想希望在众筹平台上验证产品的人。而如今,百万、千万级的众筹项目频频出现的时候,那些在众筹平台上述说着自己情怀的「勇士」们,顿时显得多么弱小。

其实也习惯了。那些靠刷榜而起来的明星 App,大家不也习惯了嘛?

主题图片:Cecilia Dae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