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0845%2ftooopen sy 153276488912
|
2016-05-12

巨头切入育儿机器人领域,这次能火?屁嘞

这虽然是个世俗的世界,赚钱是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但一定要赚正道上的钱,要不然有一天你的事业小船就要翻

二胎政策放开后,每年新生儿婴儿达到 2000 万以上。70、80 后父母也越来越愿意为孩子的成长花钱,但是国内很难找到极具创意的儿童类玩具,不少创业者看到这个市场机会后,想借机器人的潮流,让小孩手里的那个玩具涨涨姿势。

于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名为「儿童机器人、育儿机器人」开始出现在各大众筹平台上,eRobot、快乐童年等,然而在产品关注度上,却远不及其他品类的消费机器人来得瞩目。在用户看来,这些机器人既没有 Pepper 这种一分钟售罄的荣耀,也没有 Pudding 机器人这种草根逆袭的风头,只有一股风头不足的即视感 —— 轻轻地你上了众筹,轻轻地你下了众筹,挥一挥机械臂,不带走一片喝彩。

5 月 10 日消息,一家巨头公司也不信邪,视频安防方面的知名公司杭州大华股份(股票代码:002236)旗下品牌乐橙正式推出其育儿机器人产品「小乐」,定位是孩子的好玩伴,父母的育儿好帮手,着眼于拥有 0~8 岁左右儿童的家庭市场,成为传统安防领域公司代表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转型布局的代表。

其实产品并无太大亮点。「小乐」是一款高度为 33 cm 的育儿机器人产品,自带显示屏,是机器人的「脸」,头部和身子可以基于三轴转动,通过语音和触控屏幕进行交互,可以播放育儿视频,也可以进行远程交互,具备学习功能,视频通话,视频留言等功能。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尽管背靠上市公司,这款产品的命运估计也会很坎坷。因为它根本就没懂为什么之前的儿童或者育儿机器人为什么没火起来的原因,依然在踩前人的「坑」。

门槛不再是技术,而是比技术更难的内容与交互

之前,我与一位做育儿机器人的工作者聊起为什么这么多人切入小孩子市场,但依然火不起来了?他解释道:

育儿或者儿童机器人从结构和控制技术不难,难在内容和交互,现在很多育儿或者儿童机器人都只是语音互动和用手机控制动一动,语音对话根本达不到顺畅程度,大人都无法接受何况是小孩呢。此外,不少这类机器人都会说自己讲故事,打着陪伴的口号,实际上这样的功能体验还比较差。当然,若是育儿或者儿童机器人只有这么一个问题也好办,不幸的是,这类机器人面临的问题比怎么解决产品难点这个要恐怖多了。

所以当看到,「小乐」可以进行语音和触控屏幕进行交互,然后播放一些育儿视频,远程交互一下,这些东西之前就有很多团队做过,并且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并不是没有资金和销售渠道的问题,而是市场根本不认可。

没有自学能力的机器人根本走不远

某高端教育机器人的 CTO 从技术角度解析到,儿童机器人的难点不再结构和技术上,难点在于情感交互和内容生产以及机器人的自学能力。

比如,在技术上会具体涉及语音交互、机器人的动作和肢体语言交互等。拿语音交互为例,直接拿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肯定是不够的,他们做的通用语意交流方案,你用这个跟小孩交流的话,这个场景往往是比较固定的,比如说小孩喜欢聊小动物,科大讯飞肯定不会在小动物环境下特定语义下的技术做的很深入,那要做二次深度开发的,目前来说,这样的技术都还是很不成熟。

另外,机器人大部分是不具备自学习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机器人的自学习能力,总体水平就不高,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是根据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算法。但自学习能力 偏偏是决定一个机器人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之一,育儿或者儿童机器人也不例外。

「小乐」机器人虽然自称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但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全球技术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为初级阶段,怎么又能做多好,表示深深的怀疑。

家长和小孩的口味难以同时满足

儿童产品是一个很特别的品类,有些产品只是家长喜欢,孩子不喜欢或者孩子喜欢,家长不买单,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曾经有位儿童机器人公司的 COO 这样说道:

相比工业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炫技型」机器人,有些懂技术的人会觉得儿童机器人弱爆了,既不能翻跟斗又不能打扫卫生,但是去做的时候会发现,要切合儿童的心理需求,研发符合儿童脸部表情、肢体语言的儿童机器人简直比造钢铁侠还难,小孩子喜欢喜欢一个东西是非常直观的,第一眼没让他喜欢上后面机会就不大了。

是的儿童品类的产品就是这么残酷,儿童不喜欢就没戏,儿童喜欢了,家长不喜欢不给买也没戏。

我不敢判定「小乐」机器人是否招孩子喜欢,只能说,从外形设计上来讲,没有特别之处,和大多我们市面上见到的儿童机器人差不多,家长和儿童喜不喜欢,就等待市场验证吧。

感悟:

从产品角度讲,巨头切入儿童机器人市场,并没有从提高体验、研发更好的技术角度出发。让我更多感受到的确是一场资本的游戏。整场发布会和媒体出来的通稿,都在大肆宣扬未来布局,商业模式,就差直接说你买这只股票了。

想想昨日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的公告,所有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 四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被叫停。不得不让我怀疑,上市公司是否开始瞄准机器人产业,开始去讲故事,讲商业模式,去进行血腥的资本运作呢。

背靠的上市公司的背景,拥有各种好资源利用的机会,并没有带给我们产品体验和技术上的惊喜,这是否值得我们反思。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