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直,友谅,友多闻——深圳湾开年盛典全程回顾
从鸿海收购夏普引发的思考:「产品4.0」时代是日本再次崛起的机会
什么是「产品4.0」?为什么它是日本再次崛起的机会?鸿海与夏普结合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
最近关于台湾鸿海集团(大陆称其为富士康)收购夏普的新闻不断,如「鸿夏恋已成定局」、「鸿夏结合又生变局」、最新消息称因夏普存在「潜在债务」,鸿海欲要求银行降低股权卖价,导致双方原定在本周的协议签署仪式被迫截停。
在之前一系列的相关新闻出现后,电视上许多名嘴都在探讨「鸿夏结合」的综效究竟是来自水平整合、还是垂直整合。鸿海和夏普的股票双双上涨,但在鸿夏生变之后股价又双双下跌来看,投资人对于鸿夏的结合还是挺看好的。
许多分析虽然说得很在理,但都只是着眼于目前的产品和市场;我认为,鸿海和夏普的结合最大的利基将来自在未来的「产品4.0 时代」占据优势的地位。
在去年 8 月 6 日,我首先于 T&F 在深圳举办的周年庆大会上发表了「产品 4.0」的概念;8 月 28 号我到日本东京,在赛博日本分公司的开业典礼大会上,对150 个日本主要线上线下渠道的集团高层做了主题演讲、并且再度详细介绍了这个观念。
我的演讲题目是「产品 4.0 时代,日本再兴起」。
为什么我对日本这么看好?什么是产品 4.0 呢?让我简单地为各位朋友做个介绍。
产品 1.0 到 3.0
在蒸汽机和发动机发明进入工业时代之前,商业上最畅销的产品大部分是工具类产品,而且这些工具都是手动、或是牲畜来推动的;例如锤子、锯子、算盘、牛车、马车、轿子等等。这些工具的总和和环境,就是「产品1.0」。
工业化开始以后,最畅销的产品就变成了利用各种新的能量来传动和驱动的产品;例如利用蒸汽机来运作的火车、利用发动机来推动的汽车等等。
尤其是当电力和半导体发明以后,开启了电机和电子高科技时代的序幕;各种家电和电子产品被发明出来,然后广泛的销售和使用;这个时期就是「产品2.0」的时代,也就是「动能产品」的时代。
随着电脑走进家庭,PC、笔电、打印机、手机、智能手机成为畅销产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则标记着 IT(信息技术)、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云端、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这是「产品3.0」的时代,也就是「智能产品」的时代。
日本错过的一班车
日本在「产品2.0」,也就是家电和电子产品的时代称霸全球,同时在轻重工业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因此造就了日本五个家电集团:Sony、Sharp、Panasonic、NEC、以及 Hitachi。
这些集团取得了包含人才、资金、政策支持、媒体关注、以及宣传等主要的国家资源,然后实施全球化的策略,投入关键面板研发和动能技术,力求巩固在产品 2.0 时代的霸主地位。
但也因为如此,日本错过了搭上「产品3.0」的时代班车。
在 PC、笔电、智能手机方面,日本品牌在全球市场几乎没有一席之地;因而连带影响了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方面的发展,使得日本远远落后欧美,甚至落后于海峡两岸的大陆和台湾。
至于日本紧紧固守的家电和电子市场霸主地位,也逐渐被后起直追的韩国和大陆取代,造成了日本家电五巨头连年亏损,Sharp 迟早被兼并的结果。
日本仍有的优势
日本是否就此一蹶不振,从此江河日下?
虽然错过了「产品3.0」的智能时代,但日本产业界仍然拥有「产品2.0」时代动能产品的关键材料和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传动(Trasmission)、驱动(Power Transmission)、移动控制(Motion Control)、无刷电机、齿轮箱、轴承、铰炼(Hinge)等等,牵涉了材料、制作工艺、操作软件、算法、模型等等需要时间积累和技术沉淀的专业。
相较于门槛低、突破快、可以弯道超车的软件或互联网等智能产品技术,这些来自 2.0 时代的雄厚资本并不是一蹴可几的。
「产品3.0」正在消退
今天,即使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的新闻,仍然占据了许多媒体版面和读者眼球,T&F 辅导的海峡两岸创业团队也绝大多数在做智能产品,但依稀仍然可以感觉到「产品3.0」智能时代已经有点走到顶峰,开始走向下坡路。
手机已经进入成长趋缓的成熟期、可穿戴装置找不到关键产品、智能家居喊了十几年了还是叫好不叫座;至于其他领域,得到的关注就更少了。
就拿智能家居做例子。二十年前就有类似的概念,但至今仍然停留在家庭路由器、智能开关、语音控制、变色灯光、开关窗帘、自动温控、监控设备、智能门锁等等,并没有看到真正爆发的明星产品。
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内的「刚性需求」(对必需品的需求)都已经被 2.0 时代的黑白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所占领,产品 3.0 所能扮演的,就只有一些「nice to have」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产品4.0」的时代
如果产品 3.0 时代已经过了顶峰,接下来的产品 4.0 会是什么呢?
当前坊间到处可见的新闻是德国的「工业4.0」、中国大陆的「制造 2025 和互联网+」、美国的「第 4 次工业革命」,台湾的「生产力4.0」等等。这些都是从政府、产业、或是 GDP 的宏观角度来预测下一个风口;但是从企业或创业的角度来看,比较微观的产品才是企业存活的命运所系。
如果没有产品,哪里来的「制造」或「互联网+」?
回头聚焦到产品来看,有人说下一个风口就是「物联网」;「物联网」这个名词仍然偏向互联网,而且产品概念比较模糊,究竟是个什么「物」?
综观以上所述,畅销产品必须满足刚性需求。人类的刚性需求必定来自:
- 增加个人能量或能力的东西;
- 会动的东西;
- 可以自由移动的东西。
因此我认为,「产品4.0」的重要创新必定是整合「动能」和「智能」而产生新功能的产品。也就是说,可以是现有的 2.0 产品和 3.0 智慧功能整合、或是 3.0 产品和 2.0 的动能整合;当然,也可以是完全创新的智能与动能整合产品。
2.0 + 3.0 = 4.0
「2.0 动能产品整合智能」的最好例子就是机器人。为传统机器人加上大脑的演算法和深度学习能力,再加上视觉、听觉、触觉等传感功能,以及无线定位和控制,就成了全新世代的产品。
而「 3.0 智能产品加上 2.0 动能」最好的例子,就是 Tesla 电动车;Tesla 其实就是一台强大的电脑加上 4 个轮子、电池、齿轮箱、以及传动轴。中国大陆的无人机飞行器(Drone),则是完全创新的智能动能整合产品,从最早单纯的航空模型开始,现在已经进化到航拍、物流、载人等等最新的应用方式。
这些都是初期的 4.0 产品:集动能、智慧、移动于一身,再加上联网功能,就是「物联网」。当这个世界能够进步到「万物互联」时,就达到了「产品 5.0」的阶段;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载人飞机、无人工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等,都有可能实现。
当「产品 4.0」时代来临时,就是日本再兴起的时代到了。
鸿海与夏普结合的意义
回到今天的主题「鸿夏恋」。如果鸿海和夏普能修成正果、顺利结合,那么面板的技术、苹果的订单、台日联手抗韩等,都只是目光短浅的眼前利益;真正的战略目标是鸿夏结合彼此的优势、放眼产品 4.0 时代,进一步率先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鸿海不仅仅是当今 3.0 智能产品的最大制造业者,而且拥有 2.0 产品的基础技术及产能,包括模具、机构件、外观件、机壳、Hinge、电池、面板等等。
如果鸿海能够顺利结合夏普的动能技术、产品、品牌和渠道,就有机会在「产品4.0」的时代轻松走出代工制造的宿命、华丽转型为产品 4.0 时代的霸主。
当然,这也将会为台湾和日本的高科技合作成功开启一扇格局不凡的大门。
到底鸿海要收购夏普的什么资产?是整体收购吗?还是只是面板资产?
写的很牛
有远见和智慧。本人去日本几次客户互动,发现同样的趋势。只是日本是否能快过中国。日本基础工业与中国比占优,但中国有活力、有速度。只要没泡沫、有实干的人,产品4.0亚洲会很强。拙见供批评[微笑][微笑][微笑]
好
高瞻远瞩好文章,业界良师程天纵!
那鸿夏恋,如果结婚,生的第1个小孩会长啥样呢
写的很好,很系统,框架很完整!拜读了!
就我的經驗 ( 前PC時代跟日本人 做機器 電器 自動化 ) 後來的日本人在世界的工業舞台的重要性 一直在衰退 感覺上跟日本人對於英文的不重視 認為只要保有日本市場 就可以獨佔鰲頭 有非常大的關係 不知道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