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0117%2fpppp
|
2015-06-11

硬件就应该像苹果一样质好、价高吗?

在音频这个讲经验,讲沉淀,有文化门槛的行业,小米是如何凭借制造和资本的优势进入的?

最近小米动作连连,一连发布多款硬件产品:两个版本的路由器和一个信号放大器,还有一款悄悄在官网上线的蓝牙耳机,据说未来会上线更多价格亲民的音频设备,关键的是大部分产品的售价都较友商的价格低。

近两年几乎小米每推出一款新品都会引发一场风波,尤其去年一款空气净化器更是将主打生态链的小米推向了风口浪尖。或许因为生存或是行业价值观亦或是利益,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厂商开始有了这样的呼声:小米把行业都带坏了,同时也把自己往死路推。硬件就应该像苹果一样,品质好,价格高。

802.11ac 千兆WiFi,顶配路由器,企业级性能外置 2x2 双频 PCB 阵列天线,智能信号追踪技术的「发烧」路由器

音频产品单价低合适么?

也许有的产品可以通过供应商议价、消减研发费用来降低单价,但是音频是一个讲经验、讲沉淀、有文化门槛的行业。中国音频产业整体都很艰难,特别是没有品牌的企业,即便是国内有名气的音频大厂也是摇摇欲坠,更别提和国外 JBL、BOSE 的研发技术团队对比了。据说小米未来发布的亲民音频设备已经推迟发布数次,或许发布的价格让人跌破眼镜,可是低价真的是国内智能硬件的出路吗?

国内音响产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消费群体是没有被教育,从出生到具有购买能力,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一次演唱会或者到过一次音乐现场。在缺乏对比的情况下,很多人根本无法分辨出音质的好坏,品牌厂家也没有起到国外客户那种引导,教育市场的作用,而导致市场慢慢陷入价格战的死循环。

低价不是没有未来,未来的硬件产品就是低价,然后是免费,然后是送钱送硬件。但这是互联网的玩法,不是传统的制造业。

同时小米在用户体验上的努力,国内没有看到第二家硬件厂商有他们做的那么深入,公众对于性价比的认知还停留在绝对价格上,其实一台 iPhone 5000 元可以用三年,一台其他手机 2000 但只能用一年,未来的消费者一定会越来越理性。

小米做音响的真正目的?

小米做音响是为了赚钱?这么做的目的是低价低质抢占市场,或者打价格战么?换一种思路,小米要做的其实不是音响。音响作为家居中被消费者已熟悉的硬件,并不突兀,也不昂贵,是一个极佳的硬件平台和用户入口,小米做的是用户入口。有了用户就有一切,如果小米只想做音响,那就不是小米了

大家所熟知的低价没有未来,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利润就无法就投入研发,无法有创新。那是对于传统硬件,而对于小米利润可以不靠硬件,完全可以用别处赚取的利润来补贴硬件。有了用户,变现的渠道又会大大增加。所以说小米 low 么?一点也不 low… 他可以用最好的人和材料做更好的产品。小米真正的是在抢用户,培养用户习惯,至于硬件赚不赚钱,低不低价,这不是他所关心的范畴。

在这个讲经验,讲沉淀,有文化门槛的行业。小米凭借科技,制造和资本的优势进入,要做好还是不太容易的。虽然小米做音响会做相对性价比高的,但却不是绝对值好的。而小米在的地方,只是苦了创业公司,小的初创公司就将被牺牲掉

聚焦核心,避其锋芒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厂家,没有小米,仍会有别的大米来淘汰他们。拿小米音响与优秀的音响对比,小米根本牺牲不了他们,这些优质产品跟小米不在一个维度,消费群体不同。小米做的是最大受众面的产品,以这种低价其他厂家做可能会亏本,但小米做,可就不一定了,体量完全不可而语。所两者从根本上就是不一样的产品,并没有对比的意义。

小米在前有苹果后有三星、左有华为右有中兴、上有联想下有山寨这样一个资金密集、市场密集的市场里创出一片天下,值得学习与我们思考,小米的快速发展不是没有理由的,虽不喜欢小米,但我们敬重小米,同时也不敢在同维度上与小米竞争,必须避其锋芒,做它做不了的事情

关于避其锋芒的方法论,参考互联网+ 降临,传统硬件企业如何避开红海厮杀,畅游蓝海?| 湾+ 观察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