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生爆改雷朋 Meta AI 眼镜成「搭讪神器」,只需看一眼,就能获取个人信息
总理喝了一杯互联网泡沫,硬件创业要做小而美,泡沫须谨慎!
团队往往硬件思维根深蒂固,需求一般由自身意淫出来,对于市场、用户不了解也不在乎。
商场在卖一个盒子,既可以做电饭煲、微波炉、洗衣机、电冰箱...
会有这么一个盒子吗?
如果有,那么这个盒子一定非常贵。并且它做饭肯定没有家用电饭煲做的好吃,洗衣服肯定没有现有洗衣机洗的干净,冷藏功能也不会比现有冰箱好。
以上这个段子其实是目前很多硬件创业团队经常做的事情,在被当前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大平台、做用户等洗脑后,在硬件创业过程中屡屡犯怵。
再者,团队往往硬件思维根深蒂固,需求一般由自身意淫出来,对于市场、用户不了解也不在乎。
以下有两个例子可以和大家分享
大多数智能体温计
见过不少做体温计的团队,智能+精准+多用途+平台,往往是他们对于体温计的标准。基本上,团队见面聊产品,连接手机 APP,数据可以采集管理形成表格。「我们的体温计目前是世界上最精准的,采用的是德国某某仪器,国内非常有名的医疗团队操刀,温度误差只有正负零点零一度」「我们的体温计还能测杯子里水温啊,桌子的温度啊,电脑的温度等等,用途非常广泛的..」
再者就是不管对于温度计也好还是各种健康产品也好,非常推崇的「健康平台」。通过大量用户数据,为用户以及医疗机构搭建一个健康平台(数据库),为医生提供一份电子病历。
一个低频的体温计,整这么多功能,何时才用的完?不过把世界万物,都测一测温度,也还是蛮有意思的哈。另外对于所谓的健康平台,就创业团队来讲还是有些距离吧。
机器人平台类
这个例子就是开头所讲的段子,延伸到机器人,如果有一个超级电脑可以干所有的事情,还需要机器人吗?
近段时间,机器人创业团队也不少。有家用、工业用、教育用等等,但如果做个能适用所有类别的机器人平台怎样?只需搭建一个平台,不同品类的机器人就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定制开发出所需的产品。
此时应该会非常明确的 Say No 了吧!其实机器人更应该使用的是在特定环境下,比如:危险环境,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当人不能进入操作时,此时机器人则就能派上用场,并且能够做到高效和任劳任怨。
另外,机器人不应该受人固有思维和动画大片的限制,非得长得像人才叫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去定义机器人的形态。而在工业 4.0 兴起的时代,机器人需要具备智能+动能,创造出新的动能,解放人的大脑,让人能够更加轻松。
细分市场,小而美
很多时候,创业团队也很迷茫。在发现一个需求后,也做了市场考量,大公司也没涉足,最后就欣然上马。其实,对于大公司,他们不做也有他们的道理。可能是技术或市场等等缘故,而未做。
另外,大公司因为要考虑股民、股东的利益,做产品一般面对的都会是普通大众。而在某些细分市场,虽然对他们来讲市场份额不大,但对于创业团队,已足够。
例如,目前市面上各种智能音响类产品,几乎都是标配。不管是 WiFi 连接或是蓝牙连接,自动切歌等等,几乎是在红海里厮杀。但如果能够为盲人定制化一款实用音响,需求可想而知。
举个栗子,一个做收音机的团队,主做一款炫酷的收音机,供美国工地工人使用。收音机做的很大,有着粗犷的设计,非常耐摔。同时,收音机上可以放置手机、有 USB 插孔、工具盒...
价格非常贵,但却备受美国工人欢迎。工人们提着他就像提着一个炫酷的工具箱,非常符合心理需求。
后记
今天总理参访中关村创业大街,喝互联网泡沫几乎刷爆了朋友圈。对于硬件创业来讲,同时也需谨慎泡沫。互联网可以做到轻资产,无库存。而对于硬件创业,则需要更加沉下心,埋头苦干。
这张照片能找到深圳湾的湾仔的老大,找到告诉我们哦
产品切入需求痛点,对于数据、系统、生态等,小团队还是放一放
美丽哒炫姐姐!!!湾社区的小伙伴们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