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纵
程天纵 创客创业导师。原中国惠普总裁、德州仪器亚太区总裁、富士康集团副总裁。创客创客社群「Terry ...

关于富士康制造的资源盘点 勾兑一下

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






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富士康 创客生态链
0 10
10 评论
10 年前
4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模具差别大,修模,品质和时间的成本有时会大过直接成本。

10 年前
2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昨天路演完,Terry 跟我提到我们在亦庄的 Innoconn ,小伙伴都反应有点距离,我想我们会想办法来拉近这些距离,我也会把 Innoconn 拉进来跟大家一起交流。另外,我在东莞塘厦也成立了子公司,目前会主要以模具注塑产品开始,后续会增加机加快速打样的服务,但是对群里小伙伴们开放,可能要再等 1-2 个月。

王小彬
王小彬 10 年前
8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作为Terry老师推动富士康转型帮助创业企业的首批受益者 inWatch 映趣科技,在这里要衷心感谢 Terry 老师的帮助以及富士康 FIT 的大力支持! 我们在合作中也深深的感到富士康在转型配合中的努力,在没有非常大的订单的情况,富士康 FIT 组成了从 IQC 品控,机构件制造,组装流程,量产检测各方面组成了二十几人的队伍来帮助我们,甚至因为我们小公司人力以及上游机构件管控经验不足,富士康还派专人协助外采机构件的生产监控,这一切的一切,真的让我们受益颇多。最重要的是:在我们产量并没有很高的前提下,组装的成本报价并没有比之前的小工厂高,有的机构件除了模具费略高以外,甚至变的成本更低。#模具费高但品质不能同日而语# 模具费的差异其实非常大,一般小工厂一套模具的费用假如几万元~10万不到,那么在中大型的工厂有可能会在 20 万上下,而富士康可能会在 20 万以上,但是品质的差距就是“山寨~一般国产~品牌高端产品”这样的区别。

Jean
Jean 10 年前
1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我觉得硬件和供应链的需求不能和产品的市场属性割裂判断,还有企业在品类市场上耕耘的决心。

10 年前
6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关于老板介绍的这段,我应该最有发言权,在昨天跟几个小伙伴的路演中,我也发现大家都有硬件制造和供应链这方面的需求。过去的两年,从 Terry 离开鸿海后,我从原本他的助手转战到前线市场,直接面对所有国内手机客户,并且经营自己的产品处。在这两年中,FIH 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转型,而且是从董事层开始的,我们由之前只能做九个月至一年开发案的 Nokia, Moto 等,到现在开模到量产三个月的国内品牌,大家除了速度弹性外,也慢慢明白很多,今天的小米魅族,都是由创客创意开始,所以我们现在敞开胸怀迎接更前段的需求。但是巨人转身往往跟不上群里小伙伴们产生 idear 的速度,还需要大家多包涵。

10 年前
3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如何做到低价,容易设计整合,並且达到稳定的品质,一直是我们每天想要克服并且创新的目标。

程天纵
程天纵 10 年前
5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王小彬
王小彬 10 年前
7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想想为了前期省十万,结果因为品质的原因一直没法量产,整个公司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几十万。最后的账怎么算大家自己肯定都会算。还有一个重要的是模具时间,小工厂一般会告诉你 22 天 T0,结果出来一直修模,最后还修不到位,而富士康告诉你模具时间大概需要 55 天,但是模具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而且前期花时间评审到位,后期可能会省去更多反复的时间成本。

10 年前
10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硬件的设计也是一样,如何一次到位,接近产品可以上市的规格。成本的思维不只有在于材料零件的 BOM cost. 时间和品质也是必須考虑的。如何把创意理念快速做成产品上市,並且达到品质要求。

Jean
Jean 10 年前
9 楼

各位小伙伴谈到了富士康制造的题目,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从 2013 年 9 月开始,上海新车间李大维和 Seeed Studio 潘昊就和我讨论创客创业碰到的生产制造问题。由于我是从富士康退休的,深深了解富士康在生产制造方面的能力与资源。如果能为创客创业服务,将是一个创客创业生态链的一个大提升。李大维提到西方世界创客对富士康制造的崇拜简直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因此也希望我能大力促成富士康制造资源进入创客生态链。 我在富士康的最后一个工作是 FIH CEO,FIH 富智康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2005 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服务手机客户。因此在 2013 年 11 月 13 日,北京 MDCC 我做完 "创新来自长尾,创业源于创客” 的演讲之后,我就带着李大维、潘昊等人去廊坊参观了 FIH 富智康的生产线。FIH 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北京亦庄和河北廊坊。国内外的手机大厂除了 iPhone 整机外,绝大部份在这 生产制造组装。这里的生产制造包括机构件、SMT、整机组装和测试。自动化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 接下来,大维、潘昊和我陆续和 FIH 开了几次会,促成了 FIH 在北京亦庄原诺基亚手机制造基地成立了 InnoConn 专门为创客创业提供产品 DFX 设计协助、样机制作、少量生产等等的服务。并且于今年 4 月深圳的 Maker Faire 由 FIH 的董事长童文欣公开发布。Jessica 是我在富士康五年培养出来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她现在FIH 负责所有中国品牌手机的机构件,扛 15 亿美金以上的利润中心。我会透过 Jessica 邀请目前 FIH InnoConn 的负责人加入我们群裡。 富士康集团是个庞大的企业,下属有十几个次集团。次集团之间彼此又有竞争合作的关系。富士康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内部竞争。有许多小伙伴也跟我反应,希望选择富士康在深圳的厂区来制造,方便联系及物流。基于这些原因,我在 4 月深圳 Maker Faire 期间引进 FIT 次集团的何有明副总,利用他们在观澜的制造基地开始为我们小伙伴服务。已经有许多项目进行中。何有明是我进入富士康集团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富士康积极培养的中生代接班人之一。他负责的制造基地除了观澜之外,昆山、淮安、江西、越南北宁省等各地都有。 另外,bong 的大宇自己和杭州富士康联系,为 bong 生产制造。富士康杭州过去曾经隶属 FIH 部门,因为组织改变,现在划分到另外一个次集团。 在深圳龙华还有另外一个次集团 -- 鸿超准也开始为创客提供服务,鸿超准主要是做机构件。 以上简单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在为小伙伴们解决製造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建议小伙伴们,在众筹阶段、加速器阶段、或在种子/天使轮阶段,性价比最好的制造伙伴仍然是 Seeed 潘昊。但是当你们进入量产,每月需要出货 5K 到 10K 以上时,就可以考虑找富士康的各次集团谈。北京 FIH、观澜 FIT、龙华富士康、杭州富士康等等,都是可以合作的制造伙伴。至于选择那一个是个综合考虑,价格、地点、产品、支持服务力道等等。 我对富士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服务创客创业,要有弹性。可以考虑风投的模式。在代工不带料收取传统的 MVA 代工费用,代工带料收取 BOM 和 MVA 的 COGS 之外,可以考虑一部分採传统收费,一部分收 per piece royalty ,或是成本转资本投资,等等组合式做法,降低创业创客和富士康合作的门槛。 希望各位有耐心,富士康已经在转型中,在内部不同富士康次集团的各自推进之下,成本、支持、服务、品质、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基本的原则仍然不变: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回复 @程天纵

模具是一切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后面什么工艺都好做,模具好素材都比别人做完表面处理的漂亮。小彬也是用血泪磨出来的经验呀。 当你面对两个报价单,一个报价单 5 万,一个报价单 50 万,告诉你出来的东西看起来都差不多的时候,就真的考验自己对市场、产品力、营销力以及用户细节体验的追求的预判能力了。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