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关注:
已有 9509 次关注
Maker Faire Shenzhen 的论坛一直都是国际创客社区大咖交流分享的平台,11 月 11-12 日,Maker Faire Shenzhen 2017 专场论坛,预计将有 30 位来自国内外的创客专家参与,分享他们关于自造、社区建设、设计、制造的真知灼见。
随着科技越来越触手可及,包括 Maker Faire 在内的创客文化传播平台也越发多样,创客运动的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更加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创客运动未来』论坛专场,我们邀请了在不同领域做出重大改变的创客、教育者、企业家和思想领袖参与分享。希望通过他们的分享,一起探讨造物的未来如何发展,如何让更多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参与到造物的行列。
论坛时间:11 月 11 日(周六)9:30-12:00
演讲嘉宾:
得益于开源技术和数字制造工具的发展运用,原型制造周期得以缩减,创客们可以更轻松地将创意落地,甚至将产品推向市场。『从创客到产业』专场,我们邀请了工程师、设计师、创业者和教育者参与。这些专业创客参与的项目涵盖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时尚科技可穿戴、航天航空以及社会环境解决方案等领域。他们技术娴熟,开放协作,拥有创新的思维和敏锐的商业眼光,致力于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时间:11月11日(周六)13:30-16:00
论坛嘉宾:
随着自造技术门槛的降低,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开始参与自造,跨界协作制作精彩项目,促进丰富的科技跨界内容的产生。『科技跨界平台』专场的讲者们都致力于让创客聚集创造的平台建立,致力于创新内容和活动的组织,促进公众对科技跨界内容的认知和了解。他们将在这里分享对创客运动推广的未来憧憬,号召感染更多人参与到自造的行列。
时间:11月12日(周日) 10:00-12:00
论坛嘉宾:
近年来,深圳各级学校积极推广创客教育,创客教育运动在深圳快速发展,而分布各地的创客教育社群也因此链接、协作。创客教育未来将走向何处?在今年论坛的『创客教育实践』专场,我们邀请了来自深圳公立、私立和国际学校的教育实践者,来分享他们如何在自己的社群践行创新学习法则,讲述这些社群基于自造精神如何实现链接聚合、共同协作的故事。
论坛时间:11月12日(周日)13:30-16:00
论坛嘉宾:
专场1:创客运动未来 Visions into the Future
柴火荣誉顾问、原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盛景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杨跃承, 现任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曾任科技部火炬中心项目管理处技术领域项目主管工程师、项目管理处副处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审理处处长、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杨跃承副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参与组织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与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以及高新技 术产业、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科技金融等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创业环境营造,高新区考核评价、创新载体建 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
美国 Maker Media集团副总裁,Maker Faire 联合发起人
Sherry Huss 美国 Maker Media集团副总裁,Maker Faire 联合发起人 Sherry Huss是美国 Maker Media集团的副总裁,也是Maker Faire的联合发起人。Maker Faire是深受科技影响的全球DIY社区盛典和嘉年华,该活动最终推动了全球创客运动的起源和发展。Sherry主要负责全球Maker Faire社区构建、商务合作和活动策划,她致力于推动MAKE品牌的发展,截止至今已经有221个Maker Faire落户全球不同国家、城市和地区,累计有175万观众参与到Maker Faire活动中。2017年,Sherry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全球40位40岁以上的优秀女性之一,以表彰她在推动跨界合作促进创新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猫王收音机设计师、创始人
53年前一台收音机为他打开了与世界的一扇窗,从此也开启了他与收音机一辈子的不解情缘。他当过兵、教过书、下过海,最终带着对收音机的执念在近花甲之年创立了“猫王收音机”。60岁的他凭借一颗90后的心,迎来了自己的“二度青春”。他大胆的拥抱年轻人、拥抱互联网,秉持“反主流、经典格调”的品牌价值观,让猫王收音机紧紧抓住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心,一跃成为消费升级与新零售时代下炙手可热的现象级产品。曾德钧与他的团队带领“猫王”让“收音机”这一原本边缘化的品类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也让“猫王”也成为新零售时代“收音机”的代表品牌。
Micro:bit 基金会首席执行官
Zach Shelby,Micro:bit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物联网领域天使投资人。他对micro:bit的期待是让每个孩子成为一个发明家,希望Micro:bit产品未来能触及1亿儿童和教育者。此前,Zach是芬兰物联网软件创业公司Sensinode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技术官,该公司于2013年被ARM收购。在ARM任职期间,他担任市场营销副主席和物联网技术总监。在创立Sensinode之前,他在芬兰艺术研究中心和无线通信中心主导无线网络研究。
Zach is the CEO of the Micro:bit Foundation, an angel investor and a thought leader in the IoT space. His vision for micro:bit is that every child will be an inventor, and aims to reach 100M children and educators in the future. Zach was co-founder of Sensinode where he has acted as CEO and CTO for the ground-breaking company before acquisition by ARM in 2013. At ARM he served as Vice President of Marketing and Director of Technology for Internet of Things. Before starting Sensinode, he led wireless networking research at the Cent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at the Tech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Finland.
跨学科研究员,思辨设计师,新媒体艺术
李玙出生于喜马拉雅山脉,目前定居深圳,经常在欧洲、美国之间往来进行设计研究和科技探索。她常与来自生物技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此外,她也在生物骇客,公民科学和创客运动等领域积极参与、投入。李玙的研究集中在前沿科学技术、思辨设计以及想象力与新兴科技融合交叉等新兴领域。她将设计作为研究手法,同时融入新兴技术,旨在打破常规,扩大我们的想象力,将思想实验带入具体形式,探索未来科技的可能。
IAAC Fab City研究实验室主任、巴塞罗那Fab Lab联合创始人
Tomas Diez,出生于委内瑞拉,是一位城市规划设计师,专注于数字制造和数字制造对未来城市、社会的影响。他是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IAAC)的FAB城市研究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Fab Lab Barcelona的联合创始人。他拥有西蒙玻利瓦尔大学城市规划学士学位,古巴拉哈瓦那大学社会工作文凭,也获得了麻省理工大学比特原子实验室所开设的Fab Academy课程所提供的“数字制造”证书。他是巴塞罗那Smart Citizen项目、FabLabs.io和StudioP52的联合创始人。他的研究主要的内容是关于如何使用数字制造工具来创造改变,如何使用新兴技术来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改变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专场2:从创客到产业 Making in Industries
MakeFashion 科技服装平台与Wearlabs公司共同创办人
Shannon Hoover是加拿大MakeFashion科技服装平台与Wearlabs公司联合创始人,也是加拿大创客运动的引领者之一。Shannon也是加拿大Maker Faire Calgary和Fuse33创客空间的发起人和创办人之一。他常把项目和精力投入于艺术和科技领域,通过艺术结合科技带来的改变,致力于推动创客社区以及全球创客运动的发展。此前,他还从事MakeFashion一些酷炫可穿戴项目的开发,并与全球创客协作,推动创客文化对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
Katia Vega是Beauty Technology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致力于科技化妆品研发。她获得了巴西PUC-Rio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秘鲁UNMSM大学的学士学位,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博士后。此前她是秘鲁工程技术大学的教授,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设计系担任助理教授。她的项目在伦敦的Barbican画廊,斯德哥尔摩的Tekniska Museet画廊,Ars Electronica,柏林的音乐技术节和拉斯维加斯的Bellagio艺术节均有展出,也被New Scientist, Wired, Discovery, CNN等国际媒体报道,也获得了Ars Electronica,TEI,ISWC,Fast Company,Ubimedia等多家机构授予的奖项。最近,Katia还在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了书籍作品《美妆技术:可穿戴计算的无缝界面》。
蓝胖子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作为蓝胖子核心技术创始人,张浩负责机器 人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集成,基于增强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方法,算法研究和优化。 目前,张浩带领技术团队将产品投 入仓库并根于客户的特殊需求进行完善。此外,我还在港大就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是AI 界杰出科学家杨强的学生。
意大利首家Fab Lab创始人,Casa Jasmina智慧房屋项目负责人
自2008年起,Davide就开始接触开源硬件,一直为Arduino工作到2016年。他也是意大利创客文化的推动者之一,2011年积极促进了意大利第一家Fablab成立。同时他也是一名内容制作者和产品侦察员,在科技、创客文化领域有丰富的工作坊经验,如开办儿童STEAM科学、教育工作坊,推动运用物联网和自下而上的科技进行农村改革。他喜欢深圳,并从2013年开始负责Maker Faire Shenzhen上的Arduino展位。他今年将在Maker Faire Shenzhen展示他对未来家居设想的的物联网房屋项目Casa Jasmina,该项目融合了科技、私密性、舒适、开源、设计等诸多元素,展开人与家居之间的对话。
香港 MakerBay 创客空间创始人,Protei 和 Scoutbots公司 CEO
Cesar Jung-Harada是一名住在香港的法裔日本环保主义者,发明家和企业家,以保护、探索海洋作为终身使命。 他的项目Protei是由一个形状可自由改变的帆船机器人和一个风力发电海上无人机组成,实现远程控制/自动收集海洋数据或传输海洋清理设备。Cesar 是前麻省理工学院项目负责人,TED高级研究员,GOOD100成员,IBM进步人物,海上研究员,Shuttleworth基金会与海洋交易所的荣誉成员。他曾以其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硕士毕业设计夺得Ars Electronica最高奖项Golden Nica [NEXT IDEA]奖。他一直任教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和法国凡尔赛建筑学院,并在全球发表多场演讲。
草根创客,造物达人,创客老爸 Maker Pro, Maker Dad
邱世新曾从事冷饮生意,酷爱钻研和DIY,自行研究冷饮配方,也常自己动手进行冷冻设备改造,设计、制作制冰机、冰冻库。在冷饮生意走向平稳发展之后做出了重大决定:2013年初举家搬迁深圳,从头开始。在深圳,邱世新开始自学打字,自学编程,积极参与各类创客马拉松和比赛,制作了智能足底按摩仪、健康智能马桶、手摇发电机、DIY音响、懒人种植机等项目。除了自己造物之外,邱世新也常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造物,也常到儿子的学校给孩子们分享创客知识。邱世新现在全职上班,同时也是柴火造物中心的会员,经常带着孩子一起来空间参与活动、动手造物和分享创意 。
专场3:科技跨界平台Platform Builders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教授
潘星博士,美国创新领导力学院执行主任,Smartology 咨询公司董事长;致力于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市场营销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创新;为移动商务服务、社交媒体、消费电子、汽车、零售、地产、教育、旅游娱乐等行业的诸多企业提供商业顾问咨询;为美国联邦政府撰写区域经济与商业发展的专家评估报告;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印第安那大学凯利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安德森管理学院教授博士、EMBA、MBA、及本科生课程,受评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最受学生喜爱的教授之一。
MakerBeta 超能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毕业,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内各类科技创新的奖项,毕业之后,成为蒜泥科技联合创始人,曾参与设计仿人机器人,教育机器人,Visbody一代扫描仪等项目。联合创立makerbeta科技自媒体,担任技术总监及节目主播。“MakerBeta超能实验室”系列视频包含科技DIY及相关知识内容,选取电影、游戏、动漫及生活场景中的创意和脑洞为话题,采用脱口秀的方式,秉持“有趣、有货、有脑洞”的创作宗旨,教大家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各种有趣、酷炫的作品。目前,makerbeta超能实验室粉丝量突破80万,全网播放量达到1个亿,团队于今年的五月份参加出彩中国人的录制。
MakerNet 超常识科技创始人及 CEO,中国创客运动推进者
MakerNet超常识科技创始人及CEO,中国创客运动推进者之一,MakerMedia中国区合作伙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创客项目顾问,周末画报“超常识科技栏目”作者。Kevin 乐于向年轻人分享全球创客文化与技能,鼓励并引导年轻人利用科技创新反哺社会,消除人际间的隔阂,弥补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柴火造物中心项目总监
因为还想冒险! 放下美术教职,从台湾成功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毕业后,开始跨界与不同的创作者合作。私下爱運動愛文艺酷爱机器人,一切跟新奇科技與創意設計相关的事物都会让她眼前一亮。毕业后创立个人设计工作室,提供专业的谘询与设计服务。2012年加入台湾智库,协助打造政府支持的第一个青年开放共创平台:DOIT TAIWAN,以科技为核心,聚焦跨域创新与创业,与超过百组国际创客串接本地生态圈。2015年,加入柴火,开发第一套科技文创产品 – 造物吧,在2016年来到深圳成为柴火造物中心的创始团队核心,带领年轻的团队,从无到有将柴火造物中心的样貌呈现在全球创客眼前,致力协助造物中心完成最重要的目标:串接产业与创客合作。
专场4:创客教育实践 Maker Education
11月12日(周日)Nov.12 (Sunday) 13:30-16:00
深美国际学校创客教育主任,南山学校Maker Faire发起人
Carrie Leung是深美国际学校的老师,她坚信通过动手造物、分享和协作的方式能够给学生以及社区赋能,促进其成长。在过去的5年里,Carrie在深圳不断实践这个理念,通过项目式学习,建立自由、双语和开源的平台,包括教育创新网络、南山学校Maker Faire、创客徽章联盟等。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公立、私立以及国际学校师生更容易获取资源,一起协作、共同成长。在此之前,她在美国旧金山的科技和金融领域积累了超过十年的丰富经验。
南山教育局国际化专家顾问
Joseph是南山教育局国际化和改革专家顾问,南山教育局督学,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育才教育集团育才四小,港湾小学外籍副校长。作为南山教育国际化的积极参与者,他与学校领导及老师共同谋划南山社区与国际城区合作关系,倡导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教学大纲。在三所充满创意的学校任职期间,他先后提出个国际化项目,如为当地创客,STEAM教育者及设计思维教育者与境外英语教育组织搭建平台实现分享质疑教学法英语学习目标。他还在三所学校引入课堂教学工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为当地学校缔结境外姊妹校。约瑟夫目前是美国东北大学组织领导学在读博士。他是费城德雷塞尔大学国际教育学理学硕士。在他毕业以后,他远赴加纳考察高等教育部分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私有化。Joseph目前是美国东北大学组织领导学在读博士。他是费城德雷塞尔大学国际教育学理学硕士。在他毕业以后,他远赴加纳考察高等教育部分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私有化。约瑟夫是圣十字学院经济学学士。
深圳市南山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南山少年创新院干事。深圳大学化学学士,武汉大学经济法学硕士。2015年受深圳市教育局委派赴美国纽约学习教育管理和中小学创新教育。在南山少年创新院工作期间,主持策划了创新实验室评审与资助,分院评审与建设,小院士选拔与培养,南山区教育科技节,STEM项目开发与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培训等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学科创新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创客教育实践者
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和工业工程双学位。十五年华为研发IT的规划、架构、实施、管理的经验。五年的创业和天使投资经验,专注于互联网、智能硬件、机器人等行业。业余辅导孩子的机器人学习,带领孩子们做的机器人创意作品,连续两年获得深圳市青少年机器人创意赛的冠军,深圳首届学生创客节的特等奖,全国创新教育大会创客路演作品一等奖。
“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领导者、倡导者
Twila Busby在K12教育领域有20多年经验,倡导“项目式学习PBL”教学模式,并为该模式培养了一批教学教师。一直以来,Twila为多所美国学校开发教育课程并获得多个奖项,在中国学校践行“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指引中外教育机构走向创新。Twila在深美国际学校任职期间,建立了PBL状态墙,检测PBL践行动态,她也参与了蛇口学校Maker Faire的发起组织工作。她在深美学校创办了深圳校园内的第一个创客空间,并且主张让每一个教室都成为一个创客空间,让创意结合理论,支持学生们把想法落地。
前海港湾小学校长 Principal, Qianhai Gangwan Harbour School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奥林匹克数学一级教练,是全国教师创客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第三批骨干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教育学会校“校本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港湾学校创建者,自贸区第一所公立学校的创建人、校长,曾任南山实验学校荔林小学部部长,文德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多个岗位上历练,参与南山区4所学校的改造和创建,都都取得显著成绩。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以及课程综合化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率先将创客文化教育导入学校课程建设,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研讨会中获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制作的案例和电子教材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信息中心主任
桂庆旭,南山区教育技术名师、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深圳市首批百名信息化专家培训对象;个人主持省市区级课题多个;主持了多个STEAM课程的开发;主持筹划了两间未来教室;开发校本信息化培训慕课近二十节。
“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倡导者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当地十余所中小学教授中文,回国后执教于多所国际学校,对中西方教育有深刻感受。经过对比、分析,并结合PBL教学理念,开发适合国际学校学生学习的中文及语文课程。
陈杰,深美国际学校中文教师,接触项目教学法(PBL)三年有余,参与筹划和参展深美国际学校年度学习成果展三次;北京语言大学教育硕士,曾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教授不同国别和语言水平的留学生中文,并曾以交流学者的教授身份赴韩工作一年,在韩国交通大学中国语系教授本科生中文。她对于差异化教学以及新型教学改革带来的教育成效深有体会,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效有趣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探索和应用;早期曾经在高中短暂任教两年,对于中国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改革有过实践性的感知认识和切身体验。
SteamHead 创始人
James致力于为创客教师、学生和学校提供技术和服务,帮助其建设教育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项目。James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目前已在深圳生活了五年。他运用自己的工程知识和学术思维,分享开源工具,举办公开的会议,投入时间精力为深圳不同教育机构服务,营造一个系统性、创新性和学习型的造物/学习氛围。
1.论坛分四个专场,每个专场可独立报名,,一人可申请多个专场门票;
2.论坛现场,出示报名成功凭证换取入场手环,凭手环确认最终入场;
3.论坛四个专场均席位有限,麻烦根据报名论坛相关专场时间,尽早入场,位置以最终入场顺序供应。
怎样拿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