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6529%2face.001
|
2024-10-23

Sonos Ace 体验,从客厅、卧室到随身音频产品的一次大胆尝试

售价 3999 元,首款即进军高端,还能在蓝牙耳机上体验 WiFi 传音。

经历了「软件更新」小插曲后,Sonos Ace 终于在国内上市了。

耳机国行售价 3999 元,与刚上新配色的 AirPods Max 价格相当。

它设计简约、功能齐备,全物理按键、耳罩快拆设计,支持无损听音、空间音频、主动降噪、感知模式等技术应用。

它定位为蓝牙耳机,但兼具 WiFi 连接,可与 Sonos 家庭影音系统做到音频互通,带来奇妙的影音体验。

这就是 Sonos 首款头戴式蓝牙耳机 —— Sonos Ace

在过去的 1 个月时间里,我把 Sonos Ace 作为主力耳机使用。就着这段时间的佩戴与感受,想从外观、佩戴、交互、听感几项,与大家分享这款耳机。

金属、皮革、塑料、毛毡,别样的触感、观感

Sonos Ace 包装盒内,分别有收纳盒、耳机、USB-C 口转 3.5mm 耳机口线、双 USB-C 口线,以及线缆收纳包。

ACE

我上手的是白色版,其实颜色并非纯白,而更接近于米色,或极浅的灰色。

而作为色彩调配,比如收纳盒内里与拉链头、线缆收纳包、耳机右耳罩内里,另选用了略微低调的灰绿色。

ACE

收纳盒采用了毛毡材料,摸上去会有类似羊毛衣衫的触感。线缆收纳包也为相同材质,并能和收纳盒磁吸固定,不至于放在盒内来回晃动。

ACE

一眼看上去,Sonos Ace 有些 AirPods Max 与 Sony WH-1000XM5 综合体的既视感,同时也承袭了 Sonos 固有的设计风格。

右耳罩正面印有一枚浅浅的 SONOS 字样,其它部分就再无标识。

ACE

耳罩与头带外壳为硬质塑料材质,耳垫与头带内里为柔软高弹性的人造皮革。

ACE

两者以不锈钢伸缩杆连接,上下伸缩调节大小,而适当的阻尼,又能将其固定。

ACE

耳垫也采用了磁吸设计,可以随时摘下,方便清洗。

ACE

右耳罩侧边置有内容键。另外,还有一枚圆形降噪模式切换按键。

ACE

左耳罩底部有一枚开关和蓝牙配对按键,一个 USB-C 口。

ACE

简单使用下来,唯一觉得不足的是,Sonos Ace 不能折叠,并且必须得将伸缩杆推至最短处,才能刚好装入收纳盒。但是,仔细想想,这种设计思路,可能也是为了压缩收纳盒体积、适应便携考量。

重量适中,夹头感不会太明显

Sonos Ace 连同耳垫重 312 克,介乎于 AirPods Max 和 Sony WH-1000XM5 之间。

初次戴上耳机,能感受到重量,尤其是晃动脑袋时,垂坠感更明显。戴过几次之后,等脑袋慢慢适应了耳机,对重量的适应也会变得更好。

稍稍拉伸伸缩杆,就能找到适合的尺寸,戴上后是适度的包裹感。耳罩和耳带会给脑袋一定的力,让耳机贴合头顶与侧边,但不至于大到夹的头痛。

就我日常使用习惯,一个小时下来,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并且,内藏铰链的耳罩和头带设计,不易勾到头发,对长头发女生更加友好。

ACE

但要问我,耳朵闷不闷热?

我可以很认真的告诉大家,在像深圳这样的南方城市,如果是户外或者不开空调的房间,几乎戴任何头戴式耳机,时间稍长都会闷热。

Sonos Ace 也不例外。

全实体按键,亦有 App 适配操作

和市面上的蓝牙耳机一样,Sonos Ace 通过手机蓝牙就能配对连接。

当然,耳机也支持 Sonos 应用程序添加,并会有弹窗画面指引。

ACE 01

在应用程序内,可以对耳机 EQ、头部追踪、降噪等核心功能进行调节与管理。

ACE

Sonos Ace 耳罩内侧置有光学传感器,摘下即暂停播放。

ACE

在 Sonos Ace 上,交互操作全由实体键构成。集滑动、按压为一体的「内容键」是 Sonos Ace 专属设计,上下滑动加减音量,按下暂停 / 播放,长按即可执行如开篇所提的音频流转。

位于内容键下方的是一枚降噪控制按钮,用于切换降噪模式与感知模式,长按也能调出手机端的语音助手。

这种实体按键,我很喜欢,会给我一种踏实的操控感,以及减少误触。

熟悉的 Sonos 音响味儿,可与条形音响 WiFi 传音

Sonos Ace 拥有 40mm 尺寸发声单元,对三频都有着细致的解析呈现。尤其是低频,强劲有力、空气感十足,颇有几分熟悉的 Sonos 音响味道。

耳机配置有高通骁龙芯片及最新的蓝牙 5.4 版本,高阶骁龙芯片的 Android 手机,可以通过 AptX Lossless 编解码,聆听无损音频。而 iOS 设备用户,就只能使用 AAC 编解码,如果非要追求无损聆听,那只有一个办法:有线连接。

实际使用场景中,我更倾向于用有线连接的方式,聆听无损音乐。耳机对于民谣、摇滚类曲风音乐有着更好的呈现度,比如在听赵雷《画》时,耳朵能清晰地捕捉到利落锐利的琴弦拨动声,甚至连细微的琴弦回弹、颤音都能听见。经过一小段前奏演绎,主唱开嗓的一瞬间,肌肤已满是鸡皮疙瘩。

ACE02

其它如空间音频,只要音乐源适配,都能在耳机上体验到。头部追踪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开启,当你转动头部,或者走动改变原先头部方向时,大约几秒钟时间,音乐就会自动转向你当前的头部方向,搭配空间音频音效曲目体验会更佳。

看完这些基础音频表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 Sonos Ace 的独有性能。

虽然 Sonos Ace 为蓝牙耳机,但 Sonos 仍然为耳机配有 WiFi 芯片,这也是 Sonos 在 WiFi 耳机领域的初步尝试。

在耳机发布初期,其实就有不少粉丝质疑:为什么不支持 WiFi 连接?而 Sonos 对这件事儿,还特意发帖,从多个维度解释过:

比如 WiFi 连接,会受到距离、功耗、硬件组件等各种因素限制,同时芯片运转的大发热量,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式排出,耳机根本没法佩戴。

而我们却想到了一个利用 WiFi 更佳的方式,那就是 Sonos Ace 与电视条形音响 WiFi 相连,利用条形音响的 CPU 算力做空间音频音效渲染,并将其流转至耳机。

ace03

在深夜,如果想看片、看球,又不想打扰到家人,通过这一功能,能很好地兼顾需求。

目前 Sonos Ace 可以和 Sonos Arc、Beam(包括一代)以及 Ray 实现音频流转,用户在 iOS 和 Android 设备上都可以进行设置。

功能操作很简单,长按「内容键」或者在应用程序内点选「切换」图标即可,响应切换也很灵敏。差不多 1 秒钟,听到声音提示后,音频随即流转入耳机,再执行相同操作,音频又会回到条形音响。

ACE

空间音频和头部追踪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开启或关闭,开启后对于立体声内容,也会叠加空间音频混音。而杜比全景声音频,用耳机听起来会更有电影院式的沉浸包裹感。

体验过程还是很奇妙的。特别是在观看电影时,戴上 Sonos Ace 就好像身处专属于自己的电影院现场。

ACE

Sonos Ace 另外还有一项名为 TureCinema 的新功能,技术逻辑为,用耳机麦克风测量所处空间的声学效果,并将声学特性应用到耳机的空间音频引擎,从而增强外化感、空间感和沉浸感,呈现出一套完整的环绕立体声系统。

也即,以此来增益声场、频响,带来更极致的杜比全景声音效体验。

TureCinema 功能预计会在不久后上线,到时我们再对其单独进行体验。

作为听感的补充,在这里也简单说一说 Sonos Ace 的降噪。

Sonos Ace 内置有 8 颗麦克风,分别用于降噪与通话拾音。功能性上,则提供主动降噪、感知模式,以及关闭降噪,三个降噪选项,官方给出的最大降噪深度为 41dB。

ACE

直观的降噪体验是,戴上 Sonos Ace 走在大街上,开启降噪,可以听到些许汽车发出的声音。站在窗边,面对下着大雨的户外,也能听见很少量的雨声。

对于我而言,这种滤除大部分噪音的降噪性能,已完全足够。如若彻底地屏蔽外界声音,反倒容易让人产生不安。

耳机的感知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透模式,体验更值得夸赞。如果不是刻意地去聆听,几乎形同不戴耳机的听感,戴着耳机与人交流,毫无压力。

湾里小结

从产品性能体验上,Sonos Ace 在外观、佩戴、交互、听感等方面,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出道即可与 Bose、索尼、苹果同台,一同站位至高端头戴耳机市场。

此外对于 Sonos,也是扩充随身音频的一次大胆尝试。

其实近几年,我们已见到 Sonos 在便携式音箱上开启探索。分别推出了以 Move、Roam 为系列的随身便携式音箱,在 WiFi 连接之外都新增蓝牙,让音乐从客厅、卧室走入户外。

新形态的 Sonos Ace,则直接把音乐「戴在」了用户的头上。


主笔:达达

编辑:陈述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