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魅族亮相上海车展,Flyme Auto 上半年搭载量将突破百万

突破 5 亿台!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在 2023 年迎转机
TWS 耳机仍为主力,升级换新需求倒逼厂商推陈出新。
这几年,在各大调研机构公布的全球可穿戴销量报告中,这些词汇总是高频出现。
增长放缓、略显停滞、受全球经济不振影响、受疫情影响、受供应链影响……
一众委婉词汇表达的背后,是可穿戴设备销量的确出了大问题。
Canalys 报告显示,TWS 耳机自 2022 年开年一季度起,往后各季度出货量增速逐步走低。
尤其是通常为销量旺季的第四季度,TWS 耳机出货量却出现大幅的负增长,单季售出 7950 万台,同比下降 23%。
IDC 报告显示,2022 年第四季度,智能手表、手环出货量暴跌 18%,为 5000 万台。
其中智能手表(支持第三方应用市场)同比下滑 17%,手环连续第九个季度销量下滑,本季同比下滑 43%,只有基础手表(具备数据记录等功能)因印度市场的带动,呈现微弱的增长之势。

Counterpoint 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虽然 2022 年前三季手表出货量呈增长之势,但来到第四季度后,出货量出现了自 2020 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好在时间来到 2023 年,我们终于听到了乐观的声音。
近期 IDC 先是对 2022 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做了回顾:
就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来看,可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仅 4.9 亿台,与 2021 年相比,下降了 7.7 个百分点,这也是该品类出货量的首年下降。
然后,就 2023 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做了一份预估:
预计全球可穿戴出货量将在 2023 年反弹,整体出货量将突破 5 亿台,至 5.041 亿台。
其中耳机、手表在其中将起到主要推动作用,预计同比增长 2.4%。
对于增长的乐观预估,IDC 也给出了推断的理由。
耳机仍将是可穿戴品类下最大的出货量类目,今年的新用户将会购买属于自己的首台耳机。而高速增长期(2020、2021 年)的用户,大概率将在今年升级换新。

△ 苹果 AirPods Pro 2(左),三星 Galaxy Buds 2 Pro,图源:John Higgins / Reviewed
届时,两方需求的叠加,将使得耳机出货量达到顶峰。
而伴随着近两年高阶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用户也将由手环、低阶智能手表向高阶手表过渡,智能手表市场将经历超乎市场预期的增长。

△ Apple Watch Ultra,图源:TYLER HAYES / newsweek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手环虽然呈下跌走势,但不代表该市场的彻底终结,未来手环市场仍然有一定的市场机会。

△ 小米手环 8,图源:vopmart
与此同时,出货量相对较小的其它穿戴类目,如智能戒指、音频眼镜、智能配饰等,也会出现小幅增长趋势。
就市场区域分布而言,北美和欧洲将是此轮更新换代的主推力量,而新兴市场将成为首次增量购买的主阵地。
从市场规模来看,印度已经超越美国和中国,成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最大的市场。并且,本土有大量的供应商,可为市场源源不断输送功能丰富、价格低廉的设备。
而亚洲其它国家、中东国家、非洲,出货量的增长,也不容小觑。
最后,展望未来,IDC 也给出了积极的增长信号。预计到 2027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出货量将达到 6.294 亿台,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将提升至 5.0%。

△ 数据来源:IDC
主笔:达达 / 深圳湾
编辑:陈述 / 深圳湾
题图来源:Gear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