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2072%2flife style
|
2018-01-23

Snapmaker:这家公司想让每个人拥有一间迷你制造厂

「当你拥有一条能很快把想法变成实物的小型生产线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月前深圳湾造访 Snapmaker 的时候,塘朗工业区 31 栋的五楼还显得有些空旷,能让你把这里和创业联系在一起的,可能只有偌大的公共办公区,以及这座建筑散发出的工业 Loft 气息。

那时,Snapmaker 团队刚搬到这里不久,与他们一同搬进来的,还有一条内建生产线,为了这条生产线,陈学栋租下了这栋建筑的一整层。

「硬件公司自建实验产线还蛮正常的吧?」当我们对一家创业团队自己搞起生产线表示感叹时,这位 Snapmaker 的 CEO 认真地说道。

3D 打印+激光雕刻+CNC:如乐高般随意组合的快速原型技术

「这是一家做 3D 打印机的公司。」——虽然听上去容易理解,但这样描述 Snapmaker 可能并不完全恰当。

陈学栋的团队正致力于降低多种快速原型工艺的应用门槛,将其集成到简单易用、价格低廉同时稳定可靠的产品中,用陈学栋的话说,Snapmaker 的研发方向是「消费级的快速原型技术」。

「激光、CNC 等快速原型技术在工业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成本昂贵,操作又复杂,普通人很难接触和使用。」Snapmaker 希望把这些技术变成能够进入家庭、进入个人工作坊的消费级产品,让普通人也有机会使用这些技术,快速把想法变成现实。

Snapmaker 的首款产品是一款三合一全金属 3D 打印机,具备 3D 打印,激光雕刻和 CNC 数控切割三种快速原型能力,2017 年初,这款产品在 Kickstarter 上获得了来自 5000 多位支持者超过 227 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Snapmaker 三合一全金属 3D 打印机

而在这款多功能产品之后,Snapmaker 的快速原型产品将逐步具备更高的可扩展性。

陈学栋将 Snapmaker 比作 3D 打印机中的「乐高」,「乐高的魅力在于,它一方面有明确的主题,像是城市系列、建筑系列等等,就像产品有细分的应用方向;另一方面,它又通过标准化的卡口让所有积木可以互通复用,衍生出近乎无限的 DIY 空间。」

像乐高一样,Snapmaker 产品中所有的套件、接口全部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大大简化了组装流程。此前要自己 DIY 一台快速原型工具需要用户具备运动控制、软件驱动、结构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Snapmaker 则让用户都能「像搭积木一样完成机械结构的组装,像插电话线一样完成电路连接」。

国外用户使用 Snapmaker 完成的作品

未来 Snapmaker 将逐步提供更多模块化组件,使用这些组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搭建一台适用不同尺寸、不同材料加工需求的快速原型设备。加上操作简单且功能完备的设计和控制软件,以及来自 Snapmaker 的社区支持,即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用户也能「零门槛」地进行创造。

产品要迎合市场,但技术主线要一贯而终

目前,北美是 Snapmaker 主要市场,同时覆盖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已经与全球数十家国际分销商达成合作。

「首先选择海外市场是因为国外的 DIY 文化更加浓厚,3D 打印、激光雕刻、CNC 等都是常用的 DIY 工具,各自的市场都在起来,但像我们这样具备多功能的产品现在基本还是空白。」

Snapmaker 在 CES 2018

尽管多功能的快速原型技术拥有不错的市场空间,但像许多技术创业者一样,陈学栋坦言,选择这条路线更多是自己和团队的专业与兴趣使然。

「创业能做一件自己喜欢又有市场的事,就足够了。」陈学栋说,「创造是人类的本能,我们自己体会过其中的乐趣,希望帮助别人更快地创造。」

「很多人觉得 DIY、3D 打印之类的是极客、工程师们的专利,但当你拥有一条能很快把想法变成实物的小型生产线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了。」

用户使用 Snapmaker 为相机 DIY 了一个额外的电池仓

而这种「兴趣使然」放到产品的打造上则变成了高度的专业和执著。「即使是消费级,这类产品仍需要在长期使用中保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现在市面上 3D 打印的品牌虽然很多,但不少都是基于开源框架,在精度和稳定性上缺乏调校,同时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一旦出现问题,没有专业知识的用户很难排查。「作为消费级产品,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和隐患必须从一开始就给用户解决好。」

谈到技术,陈学栋一再强调,作为硬件创业公司,在技术主线上一定不能三心二意。

「创业公司资源有限,要长久地做下去,就必须专注于一条技术主线,长期积累,这是在长线竞争中与同类产品拉开差距的唯一壁垒,不能一味地为了迎合市场而频繁地产生分支。」

陈学栋进一步说道,「迎合市场的需求,是在技术向产品转化,进行产品定义时的标准,无论是专业级、消费级,或其他细分领域的产品,背后其实同一条核心技术线在支持。」

对 Snapmaker 来说,这条「技术主线」就是工业快速原型技术向消费级的「降维」——如何在降低成本和操作难度的同时,最大化保留这些技术的优势。

跨过量产难关:Snapmaker 自己建了一条生产线

在 Snapmaker 团队办公区的对面,是一整条功能完备的实验生产车间。从研发过程中的验证和测试,到零部件的检验、产品组装,再到成品测试和包装出货,功能一应俱全。

Snapmaker 的实验生产线

「和 3C 不一样,我们的产品运动部件比较多,在精度、稳定性上有很高的要求,必须针对量产进行精细的调校和优化,不能在早期就丢出去代工。」陈学栋解释道。

「自己建生产线最重要的是能做好对品质把控,让我们在量产化过程中能更快地进行测试、反馈和优化,缩短新品导入的周期,磨合生产工艺和 SOP(标准操作程序),自己把这些打磨好之后,再送到代工厂放大和起量,就不容易在品质上出问题。」

「一根筋」的工程师团队需要新的成长

聊完量产化,我们顺势和陈学栋聊起创业中遭遇的挑战,原本以为会继续听到「生产」、「供应链」之类硬件创业的公认大坑,但陈学栋却出人意料地回答说,「缺人……」

Snapmaker 现在的团队规模已经超过 20 人,其中研发团队占到了四分之三,大多来自复旦、厦大、武大和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同时在机械、软件方面有着的丰富经验。

Snapmaker 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陈学栋说,Snapmaker 最早就是从几个机械工程师组成的班子成长起来的,「工程师虽然有时候容易一根筋,但都是属于那种有话直说,比较纯粹的一类人。之前有朋友过来参观,说我们这里的氛围让他想起来了电视剧『硅谷』的那种感觉。」

但随着产品全面进入众筹发货和市场落地阶段,Snapmaker 迫切需要一支功能完备的团队。「他们都很厉害,忙的时候几乎每个都身兼数职,」聊到忙碌的团队,陈学栋有点不好意思,「现在第一要务是产品发货,第二要务……得给他们减负。」

「是啊,其实我『白天的工作』是设计师来的。」聊到这,坐在旁边的、此前帮我们做安排采访的「兼职 PR」肖同学笑道。


最后,在融资和宣传上,Snapmaker 也表现得十分节制。2016 年 8 月成立,至今完成了首款产品众筹并开始量产发货的 Snapmaker 此前还未进行过融资,陈学栋透露,为了之后团队进一步成长和产品线的延续,Snapmaker 已经在为 PreA 轮融资做准备。(作者:陈凯文@深圳湾)

图片来源:Snapmaker


Snapmaker 目前正在招聘机械、电子、前端、社区运营、HR、销售和供应链的优秀人才,喜欢这个团队想要加入的同学可以发送简历到邮箱:hr@snapmaker.com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