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智能戒指问题,手机大厂们正在琢磨
从代工制造到自主创新:一位华强北老兵的八年创业路
创业最可怕的一点在于,你需要面对的一切永远都是未知的。
创业最可怕的一点在于,你需要面对的一切永远都是未知的。你可能对产品、团队和市场都做足了计算和调查,但明天会遇到哪些困难却永远无法预知,每一天都要面临新的挑战。
林伟佳是深圳温暖生活科技的创始人,不久前我们和他聊了聊,试着了解这位来自华强北的创业老兵背后的故事。可能没有你期待的轰轰烈烈辛酸泪,有的只是不断的向前摸索与进化。
学生时代的第一桶金:缘分与生意经
谈起创业,用林伟佳自己的话就两个字:「缘份」。
在英国读书期间,林伟佳读的是电子工程专业,班里都是清一色的男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异性朋友,由于课程比较轻松,林伟佳就到酒吧打工,一来赚点零花钱,二来有机会结识一些异性朋友。结果异性朋友没有交到,倒是认识了一位很好的北京朋友,后来这位朋友有部二手的雷诺小轿车要转让,林伟佳用很低的价格把它买下来。
有了这部车之后,林伟佳与生俱来潮汕人的生意头脑发挥了作用。他发现当地留学生机场接机或者短途旅游的接送需求强烈,于是就利用这部车揽起了生意。林伟佳回忆说,当时推广思路很简单,在当地的论坛上发个帖子,基本上就有很多人每天打电话来咨询,由于都是在英留学的中国人,基本上送完一个客户等于交了一个朋友。林伟佳还从这些新的朋友中挖掘商机,有次接送一个家里做丝巾的上海朋友,结果两人一聊得开,就合伙在 ebay 上卖丝巾……这些「生意」,为林伟佳迅速积累了人生中第一笔财富。
创业路上两退三进,在华强北打下一片天
林伟佳一直都想进入太阳能光伏行业,大学赚到钱之后,他冒冒失失地投资了光伏生意,但是年轻的他毕竟没有经历过商场的磨练,在光伏上赔进去几十万。这次的惨痛教训让他决定先踏踏实实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应聘了一家条码 RFID 手持机厂商,当了普通销售人员。公司的发展比较快,他的销售能力又得到认可,半年时间林伟佳就成了这家公司广州办事处的负责人。
但是林伟佳那颗自己创业的心没有被磨灭。2009 年底他辞职与一个客户一起成立了瑞德贝尔科技,做电子制造业制造执行系统。这是林伟佳第一次真正的接触电子制造业。
在瑞德贝尔,林伟佳学到很多关于项目管理与执行落地的知识。但由于创业合伙人平均年龄大他 30 岁,都是做制造系统的大咖,林伟佳当时的能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最后无奈选择了退出。「我倒不觉得后悔,现在来看,学到的经验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他这样说道。
从电子制造业软件系统出来,林伟佳已经在电子行业接触了不少人脉。当时恰逢 2010 年中旬,移动电源行业正火,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行业再度创业。
林伟佳选择了电芯供应链入手,经过两三年的摸爬滚打,依靠华强北庞大的市场,很快成为移动电源行业多家供应链公司的合伙人。凭借人脉与供应链积累,林伟佳于 14 年成立深圳市温暖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做 ODM,为国外很多数码品牌设计开发新的移动电源产品,市场涵盖台湾,日本,欧洲。
安逸中嗅到了危机,迈出自主创新的第一步
「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林伟佳说靠做 ODM 过上安逸生活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他时刻保持着危机感,数码行业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太快,一不留神,就危机四伏。
林伟佳在创业的这几年里,早就养成了很好的数据分析思维,每一月他都会把销售数据列出来统计。他发现,自己做的大部分都是国外线下大品牌的 ODM 业务,目前受亚马逊等新型电商平台的冲击,这些大品牌的订单量已经逐渐萎缩,他不能坐以待毙。
在他面前有两条路:第一,开发电商品牌 ODM 业务,第二,自创品牌。林伟佳选择了后者。「我们设计开发过几款比较好的产品,明明是中国团队自己设计的,但是每次镭雕产品信息的时候总是要打上 Designed in USA 才值钱。」他决定冒一次风险,这一次,选择做自己的品牌,品牌中文名叫微蚁梦工厂,英文名字是 INNOANTS。他说自己知道早晚会走这一步,但是为了迈出这一步,他花了 8 年的时间积累。
第一款产品「极线」,灵感来源于生活
微蚁团队的成立跟瑞德贝尔类似,团队成员有一个是林伟佳的客户,另外两位是来自 TCL、华为的资深电子工程师。林伟佳知道,要通过常规产品来打品牌需要花费大量成本,而通过做微创新来带动品牌的知名度,「迂回包抄」,则可行得多。
于是,他们团队决定打造自己品牌的第一款产品——极线。这款产品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林伟佳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他发现,核心团队的 5 个人,基本上每个人不论走到哪,都带了数据线、移动电源、U盘。他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三样的功能都整合在一起呢,这样出门就不用带这么多电子设备了。结合自己掌握的生产供应链的资源与技术,林伟佳觉得这个想法是可以实现的。
创新?没那么简单
基于以前做 ODM 的经验,他们很快就投入研发。然而没过多久,团队就发现把,这几个功能全部整合在一起,这在外人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技术难题却很多。
第一,要有数据传输功能,就是极线连上电脑,必须能支持跟 iTunes 的数据同步; 第二,充电要考虑两种模式,接上适配器时要匹配最佳充电电流,作为移动电源接上手机时还要自动检测手机最高输入,实现快冲的功能;第三,还要考虑到电脑 U 盘模式还是考虑到手机 U 盘模式等等。
他们团队甚至一度认为市场上没有这样的产品是因为技术原因。这期间他们咨询了几家很有实力的研发工厂,这些实力大厂他们说他们有着类似的想法,却没有研发出来。作为团队领导者,他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2000 台试产,只为消灭一切品质问题
目前,「极线」这款小小的微创新产品在无推广预算无刷单的情况下,京东众筹上获得近 13 万元的筹款,得到了用户比较正面的反馈。前期的社群推广和后期的腾讯线上发布会,都会这次众筹带来了不少流量,而林伟佳也通过这次众筹获得了很多品牌分销渠道。
当然,这次情况比较特殊,他们没有选择大规模铺流量是因为这次的目标只定位在 2000 台左右。由于团队一直在做 ODM,极线作为一个微创新产品,一般是 100 台试产,没有问题再试 2000 台,只有 2000 左右的终端用户使用过后,一些品质问题才会暴露。林伟佳表示他们不会去逃避问题,创新需要代价,只有不计成本,在 2000 台小批量试产把问题点都挑出来解决掉,后面才能保持量产的可靠性以及产品持续的销售。
在中国做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信任
林伟佳在与 Terry 老师和深圳湾小伙伴做分享的时候,PPT 第一页摆放一张是一家人的全家福,林伟佳说,自己今年其实也就 29 岁,但由于一直在创业,看起来更像 39 岁。他开玩笑道,在谈业务时,他这张「老脸」反而给客户一些踏实感。
「其实中国做创新很难,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到头来又不一定能有很好的回报。说句不好听的,还不如去做山寨来得赚钱。但是我们坚持原创,坚持创新,也得到很多人的理解。比如说微蚁团队的投资方,通过极线产品众筹找到我们,那时我们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投资方说我不用看什么商业计划书,就是投你林伟佳这个人,投这个团队。这让我们很感动,微蚁团队就这样拿到 200 万的天使投资金额。」
创业有「缘分」,但没有「意外」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硬件行业里,创业者每日都要像羚羊一样在清晨中醒来,敏锐地察觉分析周围环境,逃避捕食者,寻找食物,不然就会有被饿死的风险;同时还要不断调整方向,顺势而为,加速前进,不然就有被狮子吃掉的风险。
从最开始做供应链服务到中期给国际品牌做 ODM 服务,再到做自己的品牌,林伟佳对产品的品质与成本控制早就有了严苛的体系与标准,能从源头供应链做各项数据精准的输入,把控产品的成本和品质,加上敏锐的商业嗅觉,这一切构成了他手里最有竞争力的「剑」。「极线」产品的成功,也许看似意外,反思整个过程,应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