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5%2f0  1
|
2014-12-24

揭秘「MANS」品牌手机大佬们与供应商们的「小情绪」

开场首先介绍下标题的「MANS」字母背景含义,「M」美国 M 公司,最近被国内某 L 公司收购。「A」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行业老大,同样来自美国。「N」来自芬兰,曾经的行业老大。「S」则是来自盛产欧巴的国度的一家品牌公司。

导语

开场首先介绍下标题的「MANS」字母背景含义,「M」美国 M 公司,最近被国内某 L 公司收购。「A」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行业老大,同样来自美国。「N」来自芬兰,曾经的行业老大。「S」则是来自盛产欧巴的国度的一家品牌公司。

M、A、N、S

美国「M」公司,最近被国内某 L 公司收购,这家公司是整个行业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非常优秀的厂家,且几乎所有大公司的「6sigma」质量管理模板都是从「M」公司出来的。这家公司的衰败除了之前提到的众多内部人员出去做方案公司,导致内部企业无项目可做,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尾大不掉,流程过于复杂,导致转身太慢。

今年推出的备受好评的圆形表盘智能手表

另外,企业外部规则限制越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大减,大家只做公司要求做的,对于公司没有要求的没人愿意去管。公司认为手机不是大众消费品,发卫星,把数字模块卖给「N」公司则是一大败笔。

美国「A」公司,这是一家工艺品设计公司,对于外观的要求严苛到不合理,当时那代「切菜笔记本」产品最难做的部件是金属壳,想象下那么大一块金属用 CNC 一体成型出来,成品率带来的损耗会有多高。

但是,为什么供应商愿意陪着他一起奋斗,最直接的大家都知道他有量。第二是这家客户确实在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他们给予供应商充分的设计空间,通常做法是告知这块由供应商开发,公司需要在此空间基础上全球最高的性能,同时有几家在竞争,所有供应商会夜以继日,拿出看家的本领,提供最好的器件。至于开发费用,可以说通常会高出供应商的预期。

「A」公司会让专业的领域让专业的人去做,轻资产,专注在设计,做统筹安排,除了经济收益,供应商还会获得挑战自我的成就感,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对未来的方向一致。

线下舒适的体验环境吸引了众多粉丝的驻足

那说到「A」公司,就顺便提提其中关于其和供应商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大家都知道当时其颠覆性产品「4」的天线门事件,对于当时金属边框天线其实是有办法避免的,而且当时的射频供应商也确实提供了改善方案,只要改下天线断点位置就可以了,但乔总的企业是 ID 大于一切的公司,否决此提案的原因是新方案断点不对称,不符合他的审美… 另外,如果金属不是天线的一部分就一定会成为信号干扰源,手持时人体也会成为导体的一部分,所以一旦用了金属边框,边框就一定天线的某一段,需要调试到有增益的一方。

左下的断点,只要上移或者下移就可以避免消费者手握时碰触,但移动了就会跟右下的不对称。

某种意义上来讲,iPhone6 的天线是对称的设计,而且天线造成的外壳断点都改善没有了,是整个行业的进步。上面的断点、下面的外壳是一体设计,可苦了金属件供应商...

芬兰「N」公司,技术可以说到现在来看都非常领先,他们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提出非常完善的客户需求,让供应商按需开发,并要求内部所有项目选型时都选择平台物料,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且由于每个平台量都非常稳定,每款物料的市场不良长期在 500ppm 以下。但到后期来看,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创新,所有项目后期只会选型平台物料,更新成本太高,公司管理层不愿意冒风险引进新的平台,甚至我遇到一款器件用了 10 年以上。

曾经叱咤行业的传奇手机

韩国「S」公司,坦率的讲其实不是一家优质公司,地域保护主义非常强,而且凭借自己的体量,价格非常低,有很多供应商都是低于材料成本出货,利润溢出点可能是在人工部分的挤压,这带来的问题是,所有供应商都不会提供最新的技术,因为知道根本卖不出价格。

即将面世的全球第一款屏幕曲向一侧的智能手机

「N」「S」这两家公司非常典型的阐述了供应商平台量产物料的选型和对供应商成本控制会带来何种反制。

话题延伸:创业小伙伴与供应商合作小建议

供应商的选择

创业小伙伴们在现阶段与供应链对接时,其实很多时候关系是不对等。在考虑需求时其实更应该将供应商的合作意愿要排在其他需求之前,而不要总是认为行业顶级有时不一定是最优质的供应商。

当然,产品要创新、与众不同时,顶级的供应商可以提供到最新的行业资讯,可以一定程度上反馈市场的趋势。但做出产品和量产是两回事,一旦过了 EVT,第一要素是开发第二供应商,不论是议价权还是量产交付风险考量。

风险评估

量产器件和定制化器件的选型上一定要做好平衡,定制化器件说明你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模具费用,承担一定的质量风险,最主要的是时间成本!例如富士康内部就有一套完善系统叫 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可量产性评估报告)会集结有经验的工程师根据客户需求,将量产过程中有可能的遇到的潜在问题及改善建议汇总反馈,客户根据报告做设计修改。很多小伙伴认为我们还小,因为我们要做极致,所以有点困难是正常的,可以试错,但忽略了这个试错的过程经济的成本有可能可以承受,但时间成本带来的损失会远大于预期。从老罗的锤子手机,就可以看出其中时间、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通常一条自动线每月产能是 100k,平稳跑线成品率在 95% 以上,供应商愿意接每月 10k 的订单,本身就是一种大让步,而为此需要承担产线设备损耗、人工成本分摊、模具工装开发费用、原材备料等等,产线无法满产能跑线更带来潜在的质量风险,如果这时创业小伙伴们还无法理解供应商时,再来了另一客户一下有 100k 的订单,这时供应链的继续支持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小伙伴们需要对生产风险采取评估预测,否则很容易就会在供应链上出大问题。

以上内容源自「Terry & Friends」创业社群,经编辑整理发布。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