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6323%2fapple vision pro review  magic  until it s not the verge 0002
|
2024-02-02

费钱、费料,苹果踩的坑,其他 XR 党们能避得开吗?

而在用户既要又要的诉求之下,苹果是如何思考权衡与取舍,倒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苹果 Vision Pro 原定于 2 月 2 日正式发货,不少人已抢先拿到机器,在各家的褒奖声中,我们发现吐槽声也是遍地。

Apple_Vision_Pro_Unboxing-MKBHD-0002

△ 素材来源:Marques Brownlee(MKBHD)

比如,这些问题有很大的问题:

1. Vision Pro 真的很重,戴着它相当于挂着一个 12 寸的 iPad Pro。

2. 屏幕显示有大黑框,像是透过望远镜看到的画面。

3. 透视模式下,快速转头时,还是会有模糊和畸变。

4. 外屏分辨率低,模拟眼睛看上去很像幽灵。

5. 眼动追踪用起来好费劲,界面设计也不够友好。

6. AR 体验内容明显不足。

……

总结下来,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形态、显示、电池、交互、内容几大方面上。

Apple_Vision_Pro_review%EF%BC%9A_magic,_until_it%E2%80%99s_not-The_Verge-0010

△ 素材来源:The Verge

用户反馈这些问题,当然也能够理解,毕竟众口难调。

而在用户既要又要的诉求之下,苹果是如何思考权衡与取舍,倒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同样的问题,相同赛道的国内 AR 厂商们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我们借由 Vision Pro 的槽点,分析一二。

产品形态:MR 头显比AR 眼镜更好?

虽然库克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明,AR 更有价值,苹果会在 AR 这条道路上探索。

但就 Vision Pro 产品形态、内容生态角度看,只能将其归类为略为折中的 MR 头显。

外观

△ 素材来源:The Verge

既然力挺 AR,极为重要的首款产品,形态上又非 AR,是什么原因呢?

按照苹果的产品技术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甚至是财力,推出一款 AR 产品,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难就难在现有的 AR 眼镜,无论是算力,还是传感器的搭载能力,都无法承载苹果的空间计算梦。

为了在轻量级 AR 眼镜上实现炫酷的空间计算,Rokid 在去年曾「堆」出了一对主机 + AR 眼镜的产品组合。

scene_work_space_case1

> 延伸阅读:

主机 Rokid AR Studio 采用 OST(Optical See Through,即光学透视)个人空间计算,并运行在专为空间计算打造的操作系统上,配合有线连接的 Rokid Max Pro 实现空间搜索、眼神定位、语音输入、微手势交互,多样操作与显示。

手势操作

△ 微手势操作,素材来源:Rokid

但 Rokid AR Studio 虽说定位消费级,限于各种因素,当前也只能做能力展示,离真正的通用产品还相差甚远。

就连 Rokid CEO Misa 也说:

只能给 Rokid AR Studio 打 60 分。因为 Rokid 虽然「走在行业最前面」,但要让所有人为之喝彩还是不现实。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Vision Pro 作为一款直面消费者的终端产品,与其如 Rokid 这般牵强折腾,倒不如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放开手脚、尽力施展的产品逻辑。

树立标杆、定好基调,透过 Vision Pro 载体,实现想要实现的,是苹果 AR 的第一步。

佩戴:看着酷,比戴着舒服更重要?

Vision Pro 的佩戴舒适性上,苹果其实已做了不少功课。

诸如透气、弹性的针织头带,轻轻弯曲贴合脸部的 Light Seal。

佩戴2
light seal

△ 素材来源:The Verge

可设备过重,长时间佩戴明显不适,还是媒体吐槽的重灾区。

有趣的是,苹果提供的双环头带虽然可以减缓佩戴不适性,但又衍生了压乱发型的新问题。

佩戴3

△ 素材来源:Marques Brownlee(MKBHD)

总之,Vision Pro 就是戴着不舒服。

为了顾及产品设计语言上的一致性,苹果在 Vision Pro 上大量使用了铝合金、玻璃材料,这是产品过重的一大原因。

外观-2

△ 素材来源:The Verge

虽然 Vision Pro 已将电池外置,但整机依然重达 650 克。

我们暂且不考虑通常只有几十克的轻量级 AR 眼镜,即使市面上配上电池的 VR 设备也比 Vision Pro 轻巧。

重量对比v2

△ Vision Pro 与其他设备的重量对比,素材来源:The Verge

作为比较,如 PICO 4 Pro 整机重 304 克,配上电池总重也不到 600 克。

pico_4_pro

△ 图源:京东

对于长时间佩戴舒适性问题,VR 厂商还会选择将电池后置的方案,透过配重来平衡设备重量。

可能考虑功耗问题,Vision Pro 剔除了电池后置的方案。否则就得让果粉们头顶 2 斤重的设备......

2-电池-开箱-iJustine

△ Vision Pro 采用外接电池供电,素材来源:iJustine

既然外置减轻了 Vision Pro 的重量问题,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苹果不给 Vision Pro 配备一块更大容量的电池呢?

Apple_Vision_Pro_-_Unboxing,_Review_and_demos!_-iJustine-0003

△ 素材来源:iJustine

这个话题,就留着大家一块来探讨。

显示:不惜重金砸出极致 vs 控成本下的多样选择

超清显示是 Vision Pro 的灵魂,显示屏也是 Vision Pro 当之无愧「最贵」的器件。

Vision Pro 搭载有两块 Micro OLED 屏幕,单块显示屏分辨率即超 4K,总像素高达 2300 万。

4-高清显示-屏幕

△ 素材来源:The Verge

作为一台戴在眼睛上的设备,苹果给了「看」最高的权重。

而这在苹果过往的 iPhone、iPad、Mac、Apple Watch 等带屏设备上,都能找到产品设计的一致性。

从媒体的集中反馈上看,虽然存在着低光照环境及快速转头下,透视效果略打折扣的问题,但瑕不掩瑜,Vision Pro 屏幕显示算是做到了实至名归。

4-高清显示-画面

△ 素材来源:The Verge

和苹果砸重金追求极致显示不同,国内 AR 厂商主要集中在控制成本与力推轻量级的情景下,寻求显示的多样性。

如 MicroLED、MicroLED、LCD、LCoS 与光波导、Birdbath 的各种组合方案。

并且伴随着技术的持续探索,也已初见气候。

其中雷鸟创新推出的雷鸟 X2 AR 眼镜基于 MicroLED + 衍射光波导方案,进一步实现了双目全彩异显。

rayneo_x2-techradar_%E5%89%AF%E6%9C%AC

△ 图源:Future,相关阅读:雷鸟 X2 登场,用 3+1 要素为消费级真 AR 眼镜打了样

魅族 MYVU 探索版,同样在 MicroLED 的显示方案下,显示分辨率也提升到了双目 1280*480。


> 延伸阅读:魅族 MYVU 两款 AR 眼镜上手体验,全球量产最轻树脂光波导,还有大模型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由三星、高通、Google 组建的大厂联盟,势有对标 Vision Pro 的 MR 头显也在开发中。

> 延伸阅读:高通发布 XR2+ Gen 2 芯片,三星、Google 热情站台,正杠 Vision Pro 还差点火候

在屏幕上有优势的三星,也许能拿出可媲美 Vision Pro 的显示方案。

透视:砸重金堆料 + 强算力,还是一块电致变色玻璃?

很少有人会觉得被封闭在某个物体中是会被接受的。
与封闭的 VR 不同,AR 允许人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我认为 AR 不会孤立人们,我们可以用它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这是库克谈及 AR 时,就深层功能性的思考。

从产品体现上,Vision Pro 上的 12 颗外置摄像头,配合上芯片高算力,做到了佩戴者可以低延时的在透视模式下了解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不被孤立。

Apple-Vision-Pro-hardware-804x1024

△ 图源:FoneArena

而 EyeSight 的功效则主要面向现实中的人,确保在与佩戴 Vision Pro 用户交谈时,同样不被孤立。

EyeSight

△ 素材来源:WSJ

即使额外花费大约 70 美金的成本,增加了 Vision Pro 的重量,增大了 Vision Pro 受损坏风险,苹果依旧要为 Vision Pro 配备 EyeSight。

较之于发布会以及官宣视频中栩栩如生眨巴眨巴的大眼睛,EyeSight 实际观感差异较大。

它的分辨率会更低,且合成的眼睛不够真实,会给人一种幽灵般的观感。

另外 EyeSight 玻璃面板很容易反光,明亮的环境下,更难看清屏幕中的眼睛。

外屏讲解-The Verge

△ 素材来源:The Verge

技术上解决透视问题,则有更低成本的方案。

去年年初小米官宣了一款无线 AR 眼镜探索版产品,通过配备的电致变色镜片方案,实现了通透、沉浸的双模式显示及切换。


XREAL 最新推出的 Air 2 Pro,在 XREAL Air 2 的基础上加入了电致变色技术,可手动调节镜片透光率,以适应不同光照场景。


> 延伸阅读:XREAL、影目今日同发新眼镜,众 AR 新星密集上新,你方唱罢我登场!

传闻华为即将发布的 AR 眼镜,也将会采用电致变色方案。

huawei_vision_glass

△ 华为 Vision Glass

交互,不用手柄、戒指,眼动+裸手+语音难度大,但坚持!

当你能够用手指、眼神操控 Vision Pro 时,仿佛感觉自己有了魔法一般。

Vision Pro 的内、外置摄像头,可以通过捕捉眼动和手势动作,实现对设备的操控。

手势控制

△ 素材来源:WSJ

尤其是外置摄像头,实际上可以捕捉非常大的范围,无论是将手放在腿上、搭在沙发上,都能被追踪,进而实现与设备的交互操作。

手势控制+眼动控制

△ 素材来源:The Verge

另外 Vision Pro 也提供有可供输入的虚拟键盘。

虚拟键盘

△ 素材来源:The Verge

相比于市面上通过手柄、手环、智能戒指等辅助交互设备,依靠眼睛、手势、语音的交互,被认为是最为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

60ea420e-8538-4e38-8399-8bf4c60fef91

而这也是苹果所坚持的,并且选择了在 Vision Pro 上进行大胆尝试。

实际体验,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界面按钮间距过窄、按钮本身设计较小,点选难度大。

以及交互逻辑上的错乱,执行操作时,必须将视线移开当前核心内容等等。

眼动控制

△ 素材来源:The Verge

湾里小结

尽管 Vision Pro 只是苹果第一代产品,但它仍然值得称道。

Apple_Vision_Pro_review%EF%BC%9A_magic,_until_it%E2%80%99s_not-The_Verge-0006

从 Vision Pro 上,我们看到苹果通过强大的软硬件、生态系统能力,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探索代表未来的空间计算、空间交互、极致的视觉体验。

基于 Vision Pro 而诞生的二代、三代…… 也许会同 iPhone 般逐步演化路径,无限接近元宇宙新世界的终极产品形态。

而国内 AR 厂商,只是与苹果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同样也在这条道路上,无限探索着。

但就眼前来看,无论是苹果还是国内 AR 厂商,具体终极形态为哪般,都还需一段时间的尝试。


主笔:达达 / 深圳湾

编辑:陈述 / 深圳湾

题图来源:The Verge

>>
Back to top b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