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farticles%2f10793%2ffc9a6669
|
2016-04-20

王强:土曼归来—— 我们如何跳过供应链的坑

「跳票」,原本只是一个是金融行业的用语,而如今,却几乎成为智能硬件行业的新嘲讽类「标配」。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认为,智能硬件创业者跳票是常态,不跳票才是罕见。

4 月 16 日,作为跳票王的土曼,其联合创始人王强在深圳湾主办的 WARE 2016 新硬件生态大会上,反思了自己公司曾经那场轰动硬件圈的跳票事件,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分享给其他创业者。


为什么会跳票?

主要原因是产品设计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不具备量产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 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看似很炫的产品,设计时没有充分了解工艺以及材料的特性,直到生产的时候才发现量产的可能性很差。

其次,承诺的交货时间非常短,软硬件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同层面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做产品验证。导致生产过程中,产品良品率非常低。

同时,供应商方面也在掉链子,前期为了节约成本,选择相对较小的供应商,小型的供应商在研发实力、品质控制方面有失水准。

几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土曼第一款手表的原型最终只能停留在炫酷的设计图纸上。

如何解决跳票问题?

经历了跳票风波后,土曼团队开始思考反思,如何才能走出跳票的怪圈。王强在大会说道,除了在产品设计之前的严格论证,DFM 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在量产前完成验证的全过程,于是土曼建立了自己的智能硬件柔性生产车间。

在北京筹建了自己的「58号硬件互助空间」,该空间引进高新设备,建立了完善的首板制作车间、喷涂车间、SMT 生产线和产品测试实验室,可以完成一款产品硬件部分的一整套流程,从外壳到 PCB 焊接,从组装到测试,再从首版到小批量。

过去电脑建模后为了验证尺寸和机构需要外发到深圳的手版工厂,单这一项起码需要等待 15~20 天才能收到样品,费用也非常昂贵,一件手版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最大问题是拿到后发现数据有问题要调整就更麻烦了,修改完数据还要发出去重新打板,来去又要 15 天。如今这样的工作在自己的车间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包括了喷漆丝印。这个实验室的启动,解决产品量产前验证周期长的问题,同时也完成一款产品量产前的所有工序。

经验总结分享

1. 产品的设计师,包括 IT 设计、结构设计等都要与工厂进入深入交流。因为有时设计师觉得自己设计很好,而工厂觉得加工制造时这样的设计很不合理,最后会导致最终产品成本高,良品率低的结果。

2. 不要迷信大厂,因为很多大厂在产品量上有要求,很多初创公司起初销售渠道没有完全铺开,没有办法保证比较大规模的产品生产量。初创公司在选择时,应该更多的考虑与合作工厂的匹配度和灵活性,可以接小订单,并且能够快速适配生产周期。还要注意生产的计划性,摆脱高库存和常断货两个极端。

最后,王强还总结到:一个好的产品,不是说你只把他画出来,还要能生产出来。希望各位创业者要吸取他们的经验,少走弯路。


编者按:本文整理自嘉宾在「WARE 2016 新硬件生态大会」上的演讲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系深圳湾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湾,并标明网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转载、采访、投稿、团队报道联系公众号:shenzhenware
Uploads%2fusers%2favatar%2f1073133811%2fthumb 132
张伶俐 2016-04-27 15:01

不迷信大厂这个需要对行业有比较深的认识,创业者进入硬件圈都不算太了解情况的时候,很难做到

>>
Back to top btn